猪头焖子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东北人过年必做?
猪头焖子不是“焖猪头”,而是用**猪头肉、猪皮、猪耳**等胶质丰富的部位,经过**拆骨、熬汤、压模、冷却**四步,凝成一块弹性十足的“肉冻”。东北人把它切片蘸蒜酱,既是下酒神器,也是年夜饭的压轴冷盘。
自问自答:它和普通肉冻的区别?**猪头焖子更香更弹**,因为猪头部位筋膜多,胶原蛋白是普通五花肉的2倍。
---
选料:一只好猪头决定七成味道
1. **新鲜猪头**:表皮无淤血、耳根无淋巴,重量以6-8斤为佳。
2. **必备配角**:猪皮500g(增稠)、猪耳2只(增脆)、八角3颗、生姜1大块。
3. **避雷提示**:超市冷冻猪头需彻底解冻,否则腥味重;**别用猪蹄替代猪皮**,脂肪过多会腻口。
---
预处理:去腥三步走,一步不能省
**①火燎**:用喷枪或燃气灶将猪头皮烧焦,刮净毛根,这是去腥关键。
**②浸泡**:流水冲洗2小时,中途换水3次,彻底泡出血水。
**③焯水**:冷水下锅,加料酒、姜片,煮沸后撇沫5分钟,捞出用温水洗净。
---
拆骨:高手10分钟搞定,新手注意3个关节
- **下颌骨**:刀尖沿骨缝划开,双手掰开即可。
- **颧骨**:用砍刀背敲裂,轻轻一撬整块脱落。
- **鼻腔软骨**:剪刀剪断连接处,整块取出。**保留猪舌**,焖子更香。
---
熬汤:胶质释放的黄金40分钟
1. 猪头骨、猪皮、猪耳冷水下锅,水没过食材3指。
2. 水开后转小火,保持**“菊花泡”**状态(水面微沸)。
3. **调味时机**:30分钟后加盐、酱油、十三香,过早加料会抑制胶质析出。
4. **判断标准**:汤汁能挂勺,滴在盘中立即凝固即可关火。
---
压模:定型成败在此一举
- **容器**:不锈钢方盘或搪瓷盆,提前刷一层熟油防粘。
- **码放**:猪皮切条垫底,猪头肉撕成核桃块,猪耳切菱形,**肥瘦比例3:7**最适口。
- **压重物**:装满汤汁后盖保鲜膜,压一盆清水,冷藏8小时。**切记不可冷冻**,会析出水份。
---
脱模切片:刀工决定颜值
1. 用热毛巾敷模具四周10秒,倒扣轻拍即可完整脱出。
2. **切片厚度**:3毫米透光不碎,太厚腻口,太薄易散。
3. **防粘技巧**:刀蘸热水或抹香油,每切一刀擦一次刀。
---
蘸料:东北人认这三样
- **蒜泥酱油**:蒜末+生抽+香油+少许白糖,解腻提鲜。
- **尖椒酱**:青尖椒剁碎,加盐、味精、热油激香,辣爽开胃。
- **芥末醋**:黄芥末+陈醋+少许蜂蜜,呛鼻通窍。
---
保存与二次加工:放一周也不柴
- **冷藏**:密封盒装,0-4℃可存5天,表面刷香油防干。
- **复脆**:吃不完的焖子切块油炸,外皮起泡后撒椒盐,秒变下酒新菜。
- **禁忌**:反复解冻会让胶质流失,**建议分块冷冻**。
---
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**Q:没有猪头能用五花肉吗?**
A:可以,但需额外加500g猪皮补胶质,且脂肪比例高,口感偏腻。
**Q:汤汁太稀怎么办?**
A:倒回锅中加泡软的吉利丁片(10g/500ml),重新煮沸后冷藏。
**Q:为什么切面有气泡?**
A:压模时未震出空气,**轻震模具10次**即可解决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