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炖排骨怎么做?
排骨焯水后,与姜片、葱段、料酒同入砂锅,一次性加足热水,小火炖90分钟,最后加盐即可。
---
选骨:为什么肋排比脊骨更适合清炖?
肋排脂肪均匀、肉质细嫩,炖后汤面清亮、肉易脱骨;脊骨髓多但油重,汤色易浑。
**挑选要点**:
- 肉色鲜红、按压回弹快
- 骨头断面呈淡粉色,无异味
- 厚度2 cm左右,受热均匀
---
预处理:排骨到底要不要焯水?
**必须焯水**,可去腥去血沫。
步骤:
1. 冷水下锅,水量没过排骨2 cm;
2. 加3片姜、10 ml料酒,中火升温;
3. 水刚沸时撇净浮沫,捞出排骨用温水冲洗。
**注意**:焯水时间过长会让鲜味流失,控制在2分钟内。
---
锅具:砂锅、高压锅、玻璃锅谁更出味?
- **砂锅**:透气性好,汤最鲜,耗时90 min;
- **高压锅**:30 min即可软烂,但香气略闷;
- **玻璃锅**:可视,适合新手,火力需更小防溢。
**结论**:想喝清汤选砂锅,赶时间用高压锅。
---
水量:一次加足还是中途续水?
**一次性加足热水**是铁律。
比例:排骨500 g配清水1.5 L。
中途加水会冲散已析出的蛋白,汤色发浑、肉味变淡。若实在要补,只能加滚烫开水,且不超过原水量10%。
---
清炖排骨放什么调料?
**基础版**:姜片3片、葱白1根、料酒10 ml、食盐2 g。
**进阶增香**:
- 白胡椒粒5粒(去腥提鲜)
- 干贝2粒(天然味精)
- 红枣2枚(回甘)
**避坑清单**:八角、桂皮、酱油都会让汤色变深,失去“清”字精髓。
---
火候:大火煮沸后到底调多小?
**保持汤面菊花心状态**——中心微沸、边缘小泡。
- 火力过大:汤滚破油,脂肪乳化变奶汤;
- 火力过小:蛋白质未充分溶出,味寡。
可用防溢阀或筷子架锅盖留缝,稳定蒸汽排出。
---
时间:炖多久才软而不烂?
肋排:小火80–90 min,筷子可插入但肉仍连骨;
脊骨:需100–110 min;
高压锅:上汽后20 min,自然泄压10 min。
**测试 *** **:捏排骨边缘软骨,能轻松掐断即可。
---
去浮油:如何让汤面如镜?
1. 炖好后静置5 min,油层聚集;
2. 用厨房纸轻贴汤面,吸走多余油脂;
3. 或冷藏30 min,凝固后快速撇除。
**保留少量油花**:可提升口感,不必完全去净。
---
调味时机:盐到底什么时候放?
**出锅前5 min加盐**。
早加盐会使肉纤维收缩、口感柴;晚加盐味道只浮在表面。若用砂锅,关火后余温仍能让盐均匀渗透。
---
搭配:清炖排骨还能加什么蔬菜?
- **白萝卜**:去皮滚刀块,最后30 min放入,吸油解腻;
- **玉米**:切段同炖,增加清甜;
- **山药**:去皮切段,最后20 min放入,防糊汤。
**避忌**:绿叶菜久炖发黄,建议上桌前烫熟铺面。
---
复热:隔夜汤如何保持原味?
**冷藏保存**:汤与排骨分开装盒,可存3天。
**复热步骤**:
1. 汤先煮沸,撇去新浮油;
2. 排骨入汤烫2 min即可,避免二次久煮变柴。
**冷冻法**:汤冷冻可存1月,食用前彻底煮沸。
---
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**Q:炖出的汤有腥味?**
A:焯水未彻底或姜量不足,可补少许白胡椒粉挽救。
**Q:汤色发浑?**
A:火太大或中途加冷水,用纱布过滤再回锅小火静炖10 min。
**Q:肉柴?**
A:盐放早了或炖煮超时,下次减盐延后、缩短5 min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