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骨头汤怎么熬才白?**关键在于骨髓乳化、火候控制、前期处理三步到位**,只要掌握细节,厨房新手也能熬出奶白色浓汤。
---
一、选材:决定汤色与鲜味的基础
**1. 骨头部位选择**
- **猪筒骨**(腿骨)骨髓丰富,最容易熬白。
- **扇骨**油少汤清,适合减脂人群,但乳白度略逊。
- **牛棒骨**需更长熬煮时间,汤色偏黄,需搭配猪骨提白。
**2. 新鲜度判断**
- **看断面**:骨髓鲜红、无发黑。
- **闻气味**:腥味轻、略带肉香。
- **摸手感**:表面微湿不粘手,按压有弹性。
---
二、预处理:去腥去血沫,汤色更纯净
**1. 浸泡出血水**
冷水浸泡2小时,中途换水2次,**血水越少,汤越清亮**。
**2. 焯水技巧**
- 冷水下锅,加3片姜+1勺料酒,**大火煮沸后继续滚2分钟**。
- 捞出后**用温水冲洗**,避免冷水让骨髓收缩。
**3. 敲裂骨头**
用刀背或锤子轻敲骨棒中段,**露出骨髓**,乳化更快。
---
三、熬白关键:火候与乳化原理
**1. 为什么汤会变白?**
骨髓中的脂肪与蛋白质在**持续沸腾**中形成乳化微粒,散射光线呈现乳白色。
**2. 具体操作**
- **水量比例**:骨头与冷水按1:3(如1kg骨+3L水)。
- **全程大火**:保持剧烈沸腾15分钟,**汤面翻涌如浪花**是乳化信号。
- **不盖锅盖**:避免蒸汽回流稀释浓度。
**3. 辅助乳化技巧**
- **加入1勺猪油**:增加脂肪比例,加速乳化。
- **拍打葱段**:释放硫化物,帮助蛋白质分解。
---
四、调味时机:过早加盐会“逼”出骨髓
**1. 基础版调味**
- 熬白后转小火30分钟,加入**白萝卜块**增甜。
- 关火前5分钟加盐,**每升水约3g盐**。
**2. 进阶版搭配**
- **奶香版**:加100ml全脂牛奶,汤色更浓郁。
- **药膳版**:加10g淮山+5粒红枣,适合秋冬进补。
---
五、常见问题答疑
**Q:汤熬了1小时还是清?**
A:检查是否**火力不足**或**水量过多**,补救 *** 是转大火蒸发部分水分,或加入1勺奶粉应急。
**Q:表面浮油太多怎么办?**
A:用厨房纸轻贴油面吸附,或冷藏后**刮去凝固油脂**。
**Q:能否用高压锅?**
A:可以,但**需先大火压20分钟再开盖滚10分钟**,高压环境乳化不充分,需补沸腾步骤。
---
六、保存与再利用
**1. 短期保存**
- 冷藏3天内,**煮沸一次可延长保鲜**。
**2. 长期冷冻**
- 分装冰格,**每块约50ml**,炒菜时替代高汤块。
**3. 骨渣再利用**
- 加水复煮第二次,**得淡色二汤**,适合煮面或炖菜。
---
七、实战配方(2人份)
**材料**:猪筒骨800g、姜片5片、料酒1勺、白萝卜200g、盐3g、清水2.4L
**步骤**:
1. 骨头浸泡2小时→焯水洗净→敲裂。
2. 冷水下锅,大火煮沸后撇沫,持续大火15分钟至汤白。
3. 转小火加萝卜,炖30分钟,关火前加盐。
**耗时**:约1.5小时,**实际动手仅20分钟**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