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豆酱怎么做?家庭自制黄豆酱配方其实只需黄豆、面粉、盐与水,再借助自然发酵,就能做出酱香浓郁、零添加的地道味道。下面把从选豆到装瓶的每一步拆开讲,照着做,厨房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---
一、原料准备:为什么选东北小黄豆?
**东北小黄豆**蛋白质高、皮略薄,吸水后膨胀均匀,蒸熟后豆香更足。
- 用量:干黄豆500g
- 面粉:普通中筋面粉150g(帮助长毛霉菌)
- 盐:120g(约豆子重量的24%,防腐提鲜)
- 凉开水:750ml(必须煮沸后冷却,避免杂菌)
---
二、预处理:泡、蒸、凉三步到位
1. **泡豆**:清水没过黄豆5cm,室温泡12小时,捏开无硬芯即可。
2. **蒸豆**:泡好的豆沥干,上笼大火蒸90分钟,手捻成粉状更佳。
3. **降温**:蒸好的豆摊在竹筛上,风扇吹至35℃左右,表面干爽不烫手。
---
三、制曲:让豆子长出一层“白毛衣”
**曲精**可用市售酱油曲粉,也可自制上一次做酱留下的老曲。
- 拌粉:面粉与黄豆趁热拌匀,每粒豆都裹上薄薄一层面粉。
- 接种:曲粉按说明书比例撒入,拌匀后平铺3cm厚。
- 保温:放入30℃左右环境,盖湿纱布,48小时后豆面布满白色菌丝,带淡淡栗子香即成功。
---
四、发酵:日晒夜露的魔法
把长满菌丝的豆子(此时叫“豆曲”)装入陶缸或玻璃罐,倒入盐水。
- 盐水比例:120g盐+750ml水,浓度约16%,可抑制有害菌。
- 压重物:表面压一个干净石头或碟子,防止豆子浮起发霉。
- 日晒:白天放阳台直晒,晚上搬回室内,温差促进风味物质生成。
- 搅拌:前两周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,让上下均匀接触空气;两周后隔天搅拌,一个月后每周一次。
---
五、如何判断发酵完成?
自问:酱体颜色从浅褐变深褐,表面出现油光,搅动时能拉丝,闻之有浓郁酱香无刺鼻酸味,即告成熟。
时间参考:
- 夏季气温30℃以上:25~30天
- 春秋20℃左右:45~60天
- 冬季低于15℃:需移至温暖处或延长至90天
---
六、二次调味:让风味再升级
基础黄豆酱做好后,可按口味二次加工:
- **微辣版**:起锅热油,爆香干辣椒碎,倒入黄豆酱小火炒5分钟,冷却后装瓶。
- **蒜蓉版**:生蒜蓉与酱按1:10混合,静置3天蒜香渗透。
- **甜面酱混合版**:黄豆酱与市售甜面酱2:1调和,适合蘸黄瓜、烤鸭。
---
七、装瓶与保存:避光、隔氧、冷藏
1. 玻璃瓶提前沸水烫洗,倒扣沥干。
2. 酱趁热装瓶,顶部留1cm空隙,淋入一层芝麻油隔绝空气。
3. 拧紧瓶盖,室温放3天让瓶内余温继续杀菌,再转入冰箱冷藏,可存一年。
---
八、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**Q:表面长黑毛还能吃吗?**
A:黑毛为杂菌污染,整缸丢弃,下次提高环境消毒等级。
**Q:曲粉能否用酒曲代替?**
A:不行,酒曲菌种不同,产酒精不产酱香。
**Q:发酵期间有白沫正常吗?**
A:白色细腻泡沫属酵母活动,搅拌即可;若泡沫发绿并带酸馊味,立即撇除并加盐。
---
九、厨房实战:黄豆酱的三种快手吃法
1. **酱爆花蛤**:热油爆香姜蒜,加两大勺黄豆酱、一勺料酒,倒入洗净花蛤,盖锅2分钟,开口即食。
2. **酱香蒸排骨**:排骨500g+黄豆酱30g+糖5g+淀粉10g抓匀,腌20分钟,大火蒸15分钟,肉嫩酱香。
3. **蘸水豆花**:黄豆酱两勺、生抽半勺、花椒粉少许、葱花、热油激香,浇在嫩豆花上,川味十足。
---
十、进阶技巧:老酱引新酱
每次做酱留100ml老酱,下次制曲时混入,菌种活性更强,发酵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一,风味也更醇厚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