汁多流油包子怎么做?关键在于“皮要薄、馅要润、汤要足”。只要掌握三步:高汤冻、肉馅比例、蒸制火候,就能让每一口都爆汁。
为什么传统包子能做到“咬一口流油”?
传统师傅把“汤”锁在肉里,而不是额外灌汤。秘诀是**猪皮冻**——把猪皮熬成胶质,冷却后切块拌进肉馅,蒸时化成滚烫汤汁。现代家庭没有大块猪皮,可用**鸡脚+猪筒骨**熬冻,同样富含胶原蛋白,冷却后呈果冻状,入口即化。
包子馅如何多汁?选材与配比一次讲透
### 1. 肉选三分肥七分瘦
- **五花肉**太肥,冷却后会腻;**前腿肉**纤维细、带少量脂肪,口感嫩。
- 手工剁比机绞更保水,刀口不规则,能“挂”住汤汁。
### 2. 高汤冻的三种做法
- **猪皮冻**:猪皮焯水后加姜片、料酒,小火炖2小时,过滤冷藏。
- **鸡脚冻**:鸡脚剪指甲,与猪骨同炖,胶质更丰富,颜色透亮。
- **素高汤冻**:香菇蒂+昆布+白萝卜煮1小时,适合素食者。
### 3. 锁水配料清单
- **葱姜水**:200g肉馅配80g冰水,分三次打入,每次搅拌至完全吸收。
- **盐+糖**:盐提鲜、糖保水,比例1:0.5。
- **芝麻油**:最后封油,防止水分蒸发。
---
和面与擀皮:薄而不破的秘密
### 面粉与水的黄金比例
- **中筋面粉**500g + **温水**260g + **酵母**5g + **猪油**10g(增加延展性)。
- 揉至“三光”:盆光、手光、面光,盖湿布醒发1小时至2倍大。
### 擀皮手法
- 中间厚、边缘薄,直径约10cm,中心留0.5cm厚度,防止蒸后底部破漏。
---
包制技巧:18道褶锁住汤汁
1. 左手托皮,右手拇指不动,食指推面皮,每推一次形成一道褶。
2. **褶子数16-20个**最稳,收口处捏紧成“鲤鱼嘴”,蒸时不易开裂。
3. 包好后垫烘焙纸,二次醒发15分钟,轻按回弹即可开火。
---
蒸制火候:大火锁汁、小火定型
- **冷水上锅**:包子随水温上升缓慢膨胀,皮更均匀。
- **全程大火**:水沸后计时,**普通锅12分钟、竹蒸笼10分钟**。
- **关火焖3分钟**:避免骤冷回缩,开盖时先掀一条缝放气。
---
常见问题答疑
### Q:包子蒸好后汤汁变少?
A:检查高汤冻是否足量(肉馅与冻比例1:0.6),或蒸制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蒸发。
### Q:皮发硬、不蓬松?
A:酵母失效或醒发不足,可改用耐高糖酵母,冬季用温水(不超过40℃)激活。
### Q:肉馅发柴?
A:打水步骤偷懒,需顺一个方向搅拌至肉馅起胶,筷子能立住为佳。
---
进阶版:蟹黄汤包与麻辣多汁包
- **蟹黄汤包**:高汤冻内拌入炒香的蟹黄蟹肉,蒸后蟹香扑鼻。
- **麻辣多汁包**:花椒油+辣椒油替代芝麻油,高汤冻中加少量郫县豆瓣酱,微辣带汁。
---
保存与复热
- **冷冻**:生包子直接冷冻,蒸时无需解冻,延长5分钟。
- **复热**:冷藏包子喷水后微波中火1分钟,或回笼蒸3分钟,口感接近现做。
---
厨房手记:失败到成功的三次调整
之一次:猪皮冻比例过高,蒸后爆馅,调整为**肉馅与冻1:0.6**。
第二次:擀皮太薄,底部破漏,改用**中间厚0.5cm**。
第三次:关火立即开盖,包子塌陷,增加**焖3分钟**步骤。
**汁多流油的关键,是让汤汁在蒸制时“刚好”融化,却又不提前流失。掌握高汤冻的凝固点、肉馅的吸水极限、蒸汽的穿透速度,就能复现老字号的味道。**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