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自己做番茄酱?
市售番茄酱往往含有**防腐剂、增稠剂、过量糖分**,而家庭自制版可以**零添加、低糖、风味更鲜**。只需番茄、柠檬、盐三样主料,就能还原童年玻璃瓶里那股酸甜。
---
选番茄的3个关键指标
- **颜色深红**:番茄红素含量高,味道更浓。
- **手感略硬**:过熟的番茄水分多、胶质少,熬出来会稀。
- **尾部青绿少**:青 *** 番茄酸度高,需额外加糖调和。
---
番茄酱怎么做?核心步骤拆解
1. 去皮去籽:省时省力的两招
问:番茄皮和籽到底要不要留?
答:皮影响口感,籽带苦味,建议去除。
- 番茄顶部划十字,**沸水烫20秒**,皮一撕就掉。
- 对半切开,用勺子**轻刮瓤壁**,籽粒成堆脱落。
2. 打碎还是切丁?质地决定口感
想要**顺滑酱体**:料理机打成泥。
想要**果肉颗粒**:切小丁保留咀嚼感。
家庭版折中方案:先打碎70%,留30%小丁,口感层次更丰富。
---
家庭自制番茄酱步骤(全程40分钟)
材料清单
- 熟透番茄 1000g
- 冰糖 60g(或代糖30g)
- 柠檬汁 15ml(防腐+提酸)
- 盐 2g(放大甜味)
操作流程
- **预处理**:按上文去皮去籽,得净重约800g番茄肉。
- **初煮**:番茄泥+冰糖入锅,中火沸腾后转小火,**撇去灰白泡沫**。
- **浓缩**:持续搅拌20分钟,体积缩减一半,木铲划痕**不立即合拢**即可。
- **调味**:关火后加入柠檬汁、盐,利用余温拌匀。
- **装瓶**:玻璃罐沸水消毒,酱装九分满,**倒扣30分钟**形成真空。
---
常见翻车点与急救方案
酱体太稀
原因:番茄水分高或熬煮时间短。
急救:回锅加**1%玉米淀粉水**,小火再熬3分钟。
酸味过重
原因:番茄品种偏酸或柠檬过量。
急救:加**一小撮小苏打**中和,再补少量糖平衡。
发霉长毛
原因:装瓶未消毒或油水污染。
急救:表层刮除,剩余酱**重新煮沸10分钟**,尽快食用。
---
进阶风味:4种零失败口味升级
- **意式香草**:起锅前撒1g牛至+1g罗勒,披萨灵魂。
- **墨西哥辣**:加入5g Chipotle辣椒粉,烟熏辣感。
- **日式味噌**:10g白味噌代替盐,鲜味翻倍。
- **中式五香**:八角、桂皮各1小片同煮,捞出后再装瓶。
---
保存与食用场景
冷藏能放多久?
严格消毒的瓶子+冰箱冷藏,**30天**安全期;若冷冻,可达**6个月**。
除了蘸薯条还能怎么用?
- 拌面:热酱直接浇在煮好的意面,**免二次调味**。
- 炖菜:番茄牛腩省去切番茄步骤,**一锅到底**。
- 调酒:30g番茄酱+冰块+苏打水,**无酒精血腥玛丽**。
---
成本对比:自己做真的划算吗?
以1000g番茄出500g酱计算:
- 原料成本:番茄8元+糖1元+柠檬0.5元=**9.5元**
- 市售同规格番茄酱:约15元
- 差价虽小,但**零添加+定制口味**的价值无法用价格衡量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