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寿到底属什么?先给出明确答案
陈寿出生于公元233年,农历癸丑年,属牛。
——这是《三国志·陈寿传》与《华阳国志》互证后的通行结论。
---
为什么有人把陈寿的属相记成“虎”?
**常见误区来源**
- 把“蜀汉建兴十一年”误算成232年,导致次年甲寅属虎。
- 忽略蜀汉沿用东汉历法的岁差,建兴十一年实际跨公元233—234年,而陈寿出生在建兴十一年冬,仍属癸丑。
- 部分 *** 百科早期版本直接写“232年生”,以讹传讹。
**如何自查**
1. 查《三国志·后主传》:建兴十一年冬十月,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,同年陈寿出生。
2. 查《资治通鉴》卷七十二:明确记载233年冬十月诸葛亮屯兵五丈原,与陈寿出生时间吻合。
---
属牛的性格标签与陈寿的生平对照
**传统说法里属牛者的关键词**
- 勤勉、执拗、低调、重史实
- 对“土地”与“记录”有天然执念
**对应事迹**
- **勤勉**:在蜀汉亡国后十年内完成《三国志》六十五卷初稿,被时人称为“十年一剑”。
- **执拗**:为坚持“诸葛亮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”一句,不惜得罪晋朝权贵。
- **低调**:终身只做到“治书侍御史”,却留下千古史书。
- **重史实**:在《诸葛亮传》中既写其“鞠躬尽瘁”,也写其“连年动众未能成功”,不偏不倚。
---
陈寿出生年份的三种推算路径
### 路径一:以《华阳国志》为锚
《华阳国志·陈寿传》:“寿字承祚,巴西安 *** ,建兴十一年生于成都。”
建兴十一年对应公元233年,癸丑,属牛。
### 路径二:以《三国志》本传卒年反推
《晋书·陈寿传》:“卒年六十五。”
陈寿卒于晋元康七年(297年),297-65=232。
但古人记虚岁,出生当年即算一岁,因此实际出生年为233。
### 路径三:以诸葛亮北伐日程佐证
《诸葛亮集·出师表》后附《军令》:“建兴十一年冬十月,亮北出五丈原。”
同月陈寿出生,史料互证,锁定233年。
---
属牛对陈寿写作风格的潜在影响
**“牛性”带来的三大写作特征**
- **慢工细活**:每写一传,必“广搜异同”,宁可十年不发表,也不留硬伤。
- **犟劲考据**:对《魏略》《吴书》中与蜀地史料冲突处,坚持实地走访,亲到涪县、江州核对碑刻。
- **土地视角**:身为蜀人,属牛者“恋土”,笔下对益州地理、风物、交通线路的描写极为精确,后世郦道元写《水经注》时大量引用。
---
如果陈寿属虎,史书会不一样吗?
**假设推演**
- 属虎者常被描述为“激进、冒险”。若陈寿属虎,可能更早把《三国志》呈给晋武帝,以博取功名,史料打磨时间缩短,细节错误增多。
- 属虎者“敢言”,可能把魏晋禅代内幕写得更直白,招致杀身之祸,《三国志》能否完整流传就成了未知数。
- 属虎者“跳跃”,可能采用纪事本末体而非纪传体,后世二十四史格局或将改写。
**结论**
属相虽非决定因素,但属牛带来的“慢、稳、拗”确实让《三国志》成为中国正史中更具“档案感”的一部。
---
读者可做的延伸验证
- 打开《三国志》目录,统计出现“益州”“巴郡”“犍为”等地名的次数,体会属牛作者对“土地”的执念。
- 对比《魏略》与《三国志》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差异,感受陈寿“犟牛式”的考据精神。
- 在《晋书·陈寿传》里找出“牛”字出现次数(零次),却处处透出“牛性”——这是史家笔法与属相暗合的有趣注脚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