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变化大_哪些因素导致变化大
16
2025-08-30
肉松饼刚出炉时蓬松,放凉却变“石头”?**关键在于油酥比例与水分控制**。传统做法里,油皮与油酥的配比约为5:3,若油酥过多,层次虽多却易碎;过少则口感发干。此外,**肉松必须回潮处理**:把市售肉松喷少许牛奶或麦芽糖水,静置十分钟再包馅,能防止烤制时吸走饼皮水分。
**猪油不可替代**:它的起酥性优于黄油,能让饼皮层层分明且不易回软。若追求奶香,可把猪油替换20%为无盐黄油,但需冷藏松弛更久。
油皮需揉至**完全扩展阶段**:取一小块能拉出薄膜而不破,这样的面筋 *** 才能锁住油酥。油酥只需混合成团,**切勿过度搓揉**,避免面粉起筋导致混酥。
之一次擀卷后冷藏15分钟,让面筋松弛;第二次擀卷前,**把面团旋转90度**,使层次呈十字交叉,烘烤后膨胀更均匀。每次擀卷厚度控制在0.3cm,过薄会混酥,过厚则层次少。
肉松与沙拉酱比例约为3:1,**加入压碎的咸蛋黄可提升黏度**,避免烤制时肉松散开。若用辣味肉松,需减少沙拉酱用量,防止过湿导致饼皮穿孔。
**预热200℃**,中层烘烤18分钟,**最后3分钟调至上火210℃**上色。若烤箱温差大,可在烤盘下加一层烤网,避免底部焦糊。出炉后立刻轻震烤盘,震出热气防止回缩。
可以,但需选择无味的玉米油或大豆油,且油酥比例需调整为低筋面粉100g+植物油50g。成品酥度下降,**建议当天食用**,否则易变硬。
检查三点:①油皮未揉到位,筋性不足;②擀卷时撒粉过多,油酥与油皮分离;③烘烤温度过低,油酥未充分融化分层。
完全冷却后密封冷冻,可存2周。食用前喷少量水,**150℃回烤5分钟**,口感接近现做。切忌冷藏,会加速淀粉老化。
在油酥中加入5%的奶粉,**奶香与肉松的咸鲜形成反差**;或替换10%低筋面粉为杏仁粉,增加坚果香气。若想更酥脆,可把油皮中的水替换为等量的冰牛奶,**乳脂能延缓面筋形成**,成品更松化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