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买保险_如何挑选最划算

新网编辑 3 2025-09-08 06:44:42

为什么移民后必须重新规划保险?

拿到签证那一刻,很多人以为国内的保单还能继续“全球通赔”。**真相是:大多数国内医疗险、重疾险在境外只赔“急诊”,且理赔流程繁琐。** 自问自答: Q:我已经有国内百万医疗,出国还需要买吗? A:需要。境外住院动辄每天上千美元,国内保单要么不报,要么事后邮寄材料,周期长、汇率损失大。

移民买保险_如何挑选最划算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移民常见三大保险需求场景

  • 过渡阶段:登陆前90天,当地公共医保尚未生效,需短期旅行险或国际医疗险。
  • 扎根阶段:拿到居留卡后,对比当地商业医保与公共医保的缺口。
  • 资产阶段:高净值人群用大额寿险做税务筹划,隔离遗产税。

如何快速看懂当地医保体系?

以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葡萄牙为例:

加拿大:省医保≠全包

OHIP、MSP等省计划**不覆盖处方药、牙科、视力**。新移民通常要等3个月,期间必须自购临时保险,约150–300加元/月。

澳大利亚:Medicare与私保搭配

Medicare免大部分公立医院费用,但**排队时间长**。购买Extras Cover可报牙科、理疗,一家三口年费约2500澳元。

葡萄牙:黄金签证与医保绑定

持居留卡即可加入SNS公立系统,但英语服务有限。补充私保每月60–120欧元,可去私立医院。


挑选国际医疗险的五个硬指标

  1. 保障区域:全球含美、全球除美、仅欧洲,保费差距可达一倍。
  2. 免赔额:选择500–1000美元,可让年费立降30%。
  3. 直付 *** :看保险公司是否与当地医院直连,避免先垫钱。
  4. 既往症条款:有的产品对高血压、糖尿病完全免责,有的加费承保。
  5. 转保便利:能否在移居第三国时无缝续保,不重新核保。

移民买寿险的隐藏价值

很多人忽视寿险,其实它能解决两大痛点: 1. 遗产税: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税率高,一份大额美元寿险可创造即时现金,继承人用来缴税。 2. 外汇额度:中国每人每年5万美元限制,而寿险理赔金可一次性汇入境内,不受此限。

移民买保险_如何挑选最划算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真实案例:三口之家如何配置

背景:王先生一家三口技术移民加拿大,孩子5岁,家庭年收入12万加元。

步骤一:登陆前30天

购买**IMG Patriot America Plus**旅行险,保额100万美元,保费420美元,覆盖入境至省医保生效。

步骤二:省医保生效后

加购**Sun Life个人健康险**,含处方药80%报销、牙科1500加元/年,家庭年费2400加元。

步骤三:资产隔离

王先生在百慕大配置**VUL万能寿险**,保额100万美元,年缴3万美元,现金价值可贷款,用于未来孩子大学费用。


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
  • 误区一:等拿到绿卡再买 风险:等待期出险,保费反而更贵。正确做法:用可转换的短期险先过渡。
  • 误区二:只看价格 风险:低价产品把“紧急医疗撤离”限额设成5万美元,实际直升机费用就超10万。
  • 误区三:忽略税务居民身份 美国绿卡持有人购买香港分红险,可能被IRS认定为PFIC,每年报税复杂。

如何理赔最顺畅?

提前准备三件事: 1. 医院名单:下载保险公司APP,收藏最近的 *** 医院地址。 2. 预授权:住院前48小时拨打 *** ,拿到 Guarantee of Payment,避免拒付。 3. 翻译件:国内病历、体检报告做英文公证,减少补充材料来回邮寄。

移民买保险_如何挑选最划算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下一步行动清单

  1. 登陆前:对比**World Nomads**、**Cigna Global**、**Allianz Care**三款过渡险。
  2. 定居后:联系当地持牌Broker,获取3份私保报价,重点看免赔额与直付 *** 。
  3. 资产规划:与跨境税务师预约,评估是否需要大额寿险或年金做税务隔离。
上一篇:加拿大nb省移民条件_需要多少资金
下一篇:如何移民北欧国家_移民北欧需要什么条件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