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欧洲人选择离开故土?
**宗教迫害**是首要推力。
- 清教徒在英国国教高压下,被迫秘密聚会,最终选择“五月花号”远航。
- 天主教徒在爱尔兰、德意志地区同样面临重税与土地剥夺。
- **经济绝望**紧随其后:
- 17世纪小冰期导致农业歉收,粮价飙升。
- 手工业行会垄断,学徒晋升无望。
移民主要来自哪些地区?
**英格兰**占比更高,但绝非唯一。
- **荷兰人**先在曼哈顿建立新阿姆斯特丹,后被英国接管改名纽约。
- **德意志人**涌入宾夕法尼亚,带来德式农庄与啤酒酿造技术。
- **非洲奴隶**虽非自愿,却构成南部种植园劳动力主体。
自问自答:
问:为何德意志人偏爱宾夕法尼亚?
答:威廉·佩恩承诺宗教宽容,土地价格低于欧洲十倍。
跨越大西洋的旅程有多残酷?
**船舱条件**堪比移动监狱:
- 每人仅得1.5平方米空间,淡水两周后开始腐败。
- **死亡率**高达10%—30%,斑疹伤寒与坏血病肆虐。
- 为抵船票,**契约仆役**需无偿劳动4—7年,逃跑者面临延长刑期。
初到北美如何求生?
**印第安人援助**救活首批清教徒:
- 斯匡托教授玉米种植与鳕鱼捕捞,使普利茅斯殖民地熬过之一个冬季。
- **土地制度**与欧洲迥异:
- 英国实行“headright”,每人获50英亩。
- 荷兰西印度公司则按投资比例分配。
**工具与作物**的适应:
- 铁犁首次翻耕北美硬土,产量翻倍。
- 引入欧洲小麦失败,改种耐寒玉米与南瓜。
殖民地社会如何分层?
**顶层**为英国派遣总督与富商,垄断皮毛贸易。
**中层**包括自耕农与手工业者,拥有投票权。
**底层**是契约仆役与奴隶,法律禁止夜间 *** 。
自问自答:
问:女性地位是否比欧洲高?
答:寡妇可继承土地,但已婚女性财产归丈夫,离婚需议会特批。
与原住民的冲突如何升级?
**土地争夺**是导火索:
- 1675年菲利普国王战争,新英格兰殖民者焚毁600座印第安村庄。
- **疾病**成为隐形武器,天花使阿冈昆部落人口锐减90%。
**贸易依赖**又形成微妙平衡:
- 易洛魁联盟用海狸皮换取火枪,成为英法争夺的盟友。
移民如何建立法律与自治?
**五月花公约**开创先例:
- 41名成年男性签署,约定“公正平等的法律”。
- 马萨诸塞湾殖民地设立**镇民大会**,每户派代表表决税收。
**宗教影响**渗透司法:
- 通奸者需佩戴红字A,饮酒过量罚款5先令。
经济模式如何演变?
**北部**发展造船与鳕鱼干出口:
- 波士顿港停泊千艘渔船,木材销往加勒比糖岛。
**南部**依赖烟草与水稻:
- 1619年约翰·罗尔夫引入烟草,十年内价格暴涨40倍。
自问自答:
问:为何奴隶制在南部根深蒂固?
答:水稻田劳动强度大,白人契约仆役死亡率过高,非洲奴隶适应疟疾环境。
文化融合与冲突并存
**语言**吸收印第安词汇:
- “raccoon”(浣熊)、“canoe”(独木舟)进入日常用语。
**饮食**混搭:
- 荷兰糖浆浇在印第安玉米饼上,演化成美式松饼。
**教育**差异显著:
- 新英格兰1647年通过《老骗子撒旦法》,要求每50户设一所学校。
- 南部种植园主聘请私人教师,识字率仅为北部一半。
移民后裔如何塑造美国认同?
**“熔炉”神话**的萌芽:
- 1720年后,苏格兰-爱尔兰裔涌入阿巴拉契亚山脉,带来威士忌蒸馏术。
- **独立战争**时,德裔士兵占大陆军12%,却需英语军官翻译命令。
自问自答:
问:早期移民是否真抛弃旧身份?
答:宾夕法尼亚荷兰人至今保留德语方言,阿米什人拒绝现代电力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