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老鳖财运_放生老鳖真的能招财吗
3
2025-09-08
新加坡的移民体系并不复杂,但官方把不同背景的人分成了五大主流通道:Employment Pass(EP)、S Pass、EntrePass、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(GIP)以及Family Ties Scheme。每个通道的门槛、审批逻辑和后续转永居(PR)的概率都不一样。下面把最常见的疑问拆开讲。
很多人以为拿到EP或S Pass就等于半只脚踏进新加坡,其实这只是“长期居留”的之一步。 EP的硬性条件: - 月薪≥5,000新币(金融行业≥5,500新币) - 本科以上学历,或具备等同的专业资格 - 公司需证明岗位无法由本地人胜任 S Pass的硬性条件: - 月薪≥3,150新币(2025年将升至3,300新币) - 学历大专以上,且需通过打分系统(COMPASS框架) 自问自答: Q:EP和S Pass哪个更容易转PR? A:官方从未公布过具体数据,但EP持有者因薪资、职位普遍更高,获批PR的比例确实更大。
EntrePass面向的是真正想在新加坡创办创新型企业的人,而不是传统餐饮或贸易。 核心门槛: - 公司注册时间≤6个月,或尚未注册 - 获得 *** 认可的VC、加速器或专利背书(三者至少满足其一) - 持股≥30%且为创始人身份 自问自答: Q:没有VC背书,只靠商业计划书能通过吗? A:几乎不可能。人力部(MOM)更看重第三方验证,比如获得Enterprise Singapore支持的孵化器录取信。
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申请PR的投资移民项目,但门槛极高。 三种投资选项: - 向新加坡公司注资250万新币并持股≥30% - 向GIP批准的基金投资250万新币 - 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,资产管理规模≥2亿新币 自问自答: Q:投资250万新币后多久能拿PR? A:官方承诺9-12个月完成审批,但需维持投资至少5年,且每年提交商业支出与本地雇佣报告。
“需要多少钱”没有统一答案,取决于你选择的通道、家庭人数、生活标准。下面用三种典型场景拆解。
2023年9月起,所有EP申请都需通过COMPASS框架,总分40分及格。 四大加分项: - 薪资高于同龄同行(更高20分) - 学历(顶尖大学加20分,普通本科加10分) - 公司国籍多样性(员工来自不同国家可加分) - 本地雇佣比例(雇佣更多新加坡人可加分) 自问自答: Q:月薪刚好5,000新币,能拿到多少分? A:如果年龄30岁、金融行业,薪资项只能得10分,需靠学历或公司背景补足。
官方没有明文规定,但根据近五年获批案例,EP或EntrePass持有满2年且报税记录良好时提交PR申请成功率更高。 三大加分信号: - 连续3年月薪增长≥20% - 参与社区志愿活动(如华助会、居民委员会) - 生育或在新加坡抚养子女 自问自答: Q:PR被拒后多久能再申请? A:官方建议间隔至少6个月,但重新提交时需有明显材料更新(如升职、加薪、新增本地亲属)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