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中国人数_2024年最新数据

新网编辑 3 2025-09-08 10:07:34

2024年3月,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例行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“持有中国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人总量”:约19.3万人。如果把持工作、团聚、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一并计算,长期在华生活的外籍人口已接近110万。这一数字在过去十年里几乎翻了一倍,但放在全球移民版图中,中国仍被视为“低移民率国家”。

移民中国人数_2024年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谁在移民中国?三大来源地画像

1. 亚洲邻国:地缘与文化双重吸引

  • 韩国:约12.4万人,集中在山东、北京、上海,以企业外派和个体经商为主。
  • 日本:约9.7万人,长三角制造业总部与粤港澳大湾区研发中心是主要去向。
  • 菲律宾、越南:以英语教师、护理人员、餐饮从业者身份进入,总量约8.2万

2. 欧美高技能群体:科研与金融双轮驱动

来自美国、德国、英国的STEM博士与金融高管,多数通过“外国高端人才A类工作许可”入境,签证有效期最长5年,可享口岸签证快速通道。2023年,仅上海浦东就为1,863名欧美籍科学家办理了永居申请。

3. 非洲与拉美:留学生转居留的新路径

非洲籍在华学生总量已突破8万,其中约30%毕业后通过“创业签证”或“实习转工作”方式留华。广州小北、义乌稠城形成了非洲商人聚居区,拉美人则更多选择义乌与深圳做跨境电商。


移民中国的门槛到底高不高?

自问:普通人想拿中国“绿卡”有多难?
自答:难在“资格”,不在“流程”。

四条主流通道对比

  1. 投资类:连续三年投资超100万美元且纳税良好,可直接申请永居。
  2. 工作类:博士学历+连续四年在华工作+年薪60万人民币以上。
  3. 亲属团聚:配偶为中国公民且婚姻存续满5年,每年在华居住不少于9个月
  4. 特殊贡献:获得国家级奖项、重大科技突破、或在抗击重大公共事件中表现突出。

为什么移民中国的人数增速放缓?

2020—2023年,疫情管控、航班熔断、签证暂停导致净增移民人数年均下降12%。但2024年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恢复、口岸签证重启,增速已回升至8.5%

深层原因拆解

  • 语言壁垒:HSK五级仍是多数城市落户的隐形门槛。
  • 社保衔接:外籍员工在华缴纳社保后,回国能否接续仍是顾虑。
  • 教育选择:国际学费高昂,公立学位又需积分,导致部分家庭“望而却步”。

未来五年,哪些城市将成为新热点?

1. 成都:西部“硅谷”效应

英特尔、德州仪器、西门子在此设研发中心,带动超3,000名外籍工程师及家属落户。天府新区推出“蓉漂绿卡”,审批时间从180天压缩至60天

移民中国人数_2024年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2. 合肥:量子与新能源双赛道

依托中科大与蔚来、比亚迪,合肥对量子信息、固态电池方向的外籍博士给予更高500万的科研补贴,已有147名德、法、日籍研究员递交永居申请。

3. 海南:自贸港“低税率”红利

个人所得税更高15%,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%征收企业所得税。2024年一季度,海南新增外籍注册企业1,138家,同比增63%


常见误区答疑

误区1:拿到中国绿卡就等于入籍?
正解:绿卡只是永久居留,持照人仍持外国护照,需遵守外籍人员在华管理规定。

误区2:买房就能移民?
正解:中国没有“购房移民”政策,房产只能作为居住证明,与投资类永居的“实际出资”是两码事。

误区3:外籍孩子不能读公立学校?
正解:父母一方持有中国永久居留身份证,子女即可按地段就近入读公立学校,无需参加积分。


如何提前规划?三步走策略

  1. 选赛道:锁定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产业,提前与目标企业签约。
  2. 攒积分:在“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”里,学历、年薪、汉语水平、在华年限都可加分,满85分即可走“绿色通道”。
  3. 备材料:无犯罪记录公证、更高学历认证、完税证明需提前6个月准备,避免认证过期。

移民中国的人数虽不及传统移民大国,但“高精尖”导向区域差异化政策正在重塑全球人才版图。对于真正想扎根的外籍人士而言,“门槛清晰、路径可预期”才是中国吸引力的核心。

上一篇:炖豆腐的做法_炖豆腐怎么做好吃
下一篇:ROG手机值得买吗_ROG手机散热怎么样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