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大利亚买房可以移民吗?
**不能。**在现行法律框架下,单纯在澳大利亚购买住宅或商业地产,并不能直接获得永久居留权或公民身份。澳洲没有“购房换签证”项目,任何房产交易都必须与符合移民法规的签证类别相结合,才可能最终走向移民。
---
### 一、为什么“买房就能移民”是误区?
- **没有法律依据**:澳洲《移民法》列明的签证类别中,没有一条把“购房金额”列为打分或必要条件。
- **临时签证≠移民通道**:即使通过重大投资者签证(SIV)或商业创新与投资签证(BIIP)在澳购房,也只是满足“投资”环节,后续仍需满足居住、经营、资产等复合要求。
- **海外买家审查更严**:自2015年起,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(FIRB)对住宅类买家征收额外费用,且规定新房可买、二手房原则上禁止,进一步削弱“买房换身份”的可操作性。
---
### 二、常被混淆的三种签证路径
#### 1. 重大投资者签证(SIV 188C)
- **投资门槛**:500万澳元合规基金,其中可包含部分房地产基金,但**不能直接买住宅**。
- **居住要求**:4年内住满160天,之后转888永居。
- **误区提醒**:很多人把“基金里含地产”误解为“买房就能办”,实则基金投向受ASIC严格监管,住宅占比极低。
#### 2. 商业创新与投资签证(BIIP 188A/B)
- **核心逻辑**:先拿4年临居,满足经商或投资业绩后再转永居。
- **购房角色**:可作为商业计划书里的办公场所或员工宿舍,但**房产本身不计入商业投资额度**。
- **打分要素**:年龄、英语、营业额、净资产等,房产价值并不加分。
#### 3. 州担保技术移民(190/491)
- **与房产无关**:完全基于职业清单、打分、州担保政策。
- **常见谣言**:“在悉尼买套房就能加5分”——**纯属误导**,加分项里只有“澳洲学习、社区语言、偏远地区学习”等,没有房产。
---
### 三、如果一定要“买房+移民”,正确姿势是什么?
1. **先锁定签证类别**:根据自身背景选188C、188A、186雇主担保或技术移民。
2. **再规划房产用途**:
- 188A:买商铺做连锁咖啡店,营业额与雇佣人数达标;
- 186:雇主在偏远地区,购房解决自住,顺带证明定居意愿;
- 技术移民:拿到491后去塔斯马尼亚买房,满足偏远地区居住要求。
3. **同步准备资金来源解释**:FIRB和移民局都会追溯购房款,需完税证明、银行流水、赠与公证等。
---
### 四、海外买家购房流程与移民局的交叉审查
- **FIRB申请**:任何海外人士买住宅前必须获批,费用按房价阶梯收取,100万澳元以下约$13,200。
- **反洗钱审查**:律师会要求填写《客户身份识别表》,与移民局的资产申报需一致,否则可能触发双重调查。
- **印花税附加**:新州、维州对海外买家额外征收8%印花税,这笔钱不能抵税,也不计入移民投资额度。
---
### 五、真实案例拆解:为何有人“买房后拿到PR”?
**案例背景**:
2019年,L先生以国内公司股东身份申请188A,获批后在墨尔本南区购入一套$180万商铺经营奶茶品牌。
**关键节点**:
- 第1年:商铺租金+自营收入合计$45万,雇佣3名 *** 本地员工;
- 第2年:营业额达到$90万,满足州 *** 转888的营业额要求;
- 第3年:累计住满2年,语言达到雅思5分;
- 第4年:成功转永居。
**结论**:**PR的核心是商业成功与居住,而非房产本身**。若L先生单纯买房收租,无法达标。
---
### 六、2024年政策风向与风险提示
- **BIIP配额削减**:2023-24财年商业移民总配额从5000降至1900,竞争加剧。
- **住宅空置税上调**:联邦拟将年空置税从房屋价值1%升至2%,持有成本增加。
- **州担保动态**:西澳、南澳对188A的EOI分数已抬至85分,购房不再成为“保底”手段。
---
### 七、给不同人群的务实建议
- **高净值人群**:优先考虑188C,但需接受基金锁定期;若执意买豪宅,可分开操作——先办签证,再现金购房,避免资金混同。
- **中小企业主**:评估营业额能否达到188A要求,再决定是否用商铺投资;若营业额不足,可转186雇主担保,房产仅作自住。
- **年轻技术移民**:把预算放在职业评估和英语培训上,偏远地区购房可等拿到491后再考虑,享受首次置业补贴。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