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到屋子漏水什么意思_梦到屋子漏水预示什么
3
2025-09-08
“移民新加坡容易吗?”这是许多人在考虑海外身份时更先抛出的疑问。答案并不简单:说它容易,确实有人三个月就拿到EP转PR;说它难,也有人被ICA拒了三次。真正决定难度的,是你能否精准匹配新加坡 *** 当下最想要的“人”。
新加坡的移民逻辑从来不是“谁想来就能来”,而是“谁对新加坡有价值”。**价值**体现在三个维度:
因此,移民新加坡容易与否,取决于你能否在以上维度里拿到高分。
这是90%白领选择的路线。核心逻辑:先拿EP,再攒时间、薪资、行业优势,2-3年后递PR。
EP门槛:2025年起,金融服务业更低月薪上调至6200新币,其他行业5500新币起。注意,这只是“及格线”,**实际获批往往比官方数字高20%-30%**。
加分项:
拒签雷区:频繁跳槽、公司空壳、薪资与行业严重倒挂。
一句话总结:砸钱,但砸得要有技术含量。
2024最新方案:
审批周期6-9个月,一步到位拿PR。**难点不在钱,而在商业计划的可落地性**。ICA会拉来EDB、MAS一起“拷问”:你的投资如何带动本地产业链?
2021年推出的“网红通道”,专为科技大牛设计。
申请条件三选一:
Tech.Pass有效期2年,可续签。关键:**它允许你同时创业、投资、做顾问**,自由度远高于EP。但ICA会逐年审查你的“科技贡献”,混日子会被取消。
适合音乐、舞蹈、视觉艺术、电影领域从业者。需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推荐,证明你在国际舞台有影响力。案例:一位中国青年导演凭入围柏林电影节短片单元,半年拿到PR。
在新加坡读 *** 中小学或公立大学,成绩保持前20%,毕业前半年可递PR。**优势**:年龄小、融入度高;**劣势**:男生需服兵役2年。
超高净值人群的“曲线救国”。设立13O/13U基金架构,每年捐赠100万新币给本地大学或医院,既减税又刷“社会价值”。ICA对这类“长期绑定”的申请人格外友好。
官方从未公布评分表,但根据移民律师拆解的2000份案例,核心权重如下:
自问自答:为什么有人月薪1万新币被拒,有人8000新币却获批?**因为后者在新加坡买了房、孩子读 *** 小学、每周去教堂做义工,而前者除了工资单什么都没有。**
1. **严查“空壳EP”**:过去一些公司靠虚假雇佣帮客户拿EP,现在人力部会突击办公室,查社保、打卡记录;
2. **提高PR续签门槛**:2023年起,PR每5年续签需证明仍对新加坡有贡献,有人因长期海外工作被取消身份;
3. **偏好“完整家庭”**:单身申请人获批率从2019年的38%降至2023年的22%,ICA更倾向夫妻一起申请。
背景:32岁中国码农,QS前50硕士,入职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。
时间轴:
关键点:**他在第10个月就递交PR,比传统建议的“满2年”更早,但用社区融入和公司前景弥补了时间短板。**
1. 新加坡移民没有“标准答案”,只有“动态匹配”;
2.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EP+GIP+Tech.Pass可以同步规划;
3. 最难的不是政策,而是心态:你愿意把新加坡当“家”,还是当“跳板”?ICA看得一清二楚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