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新加坡移民政策有哪些关键变化?
新加坡移民局(ICA)在2024年3月发布的新一轮《人口白皮书》里,把**“高技能人才优先”**写进了总则。具体变化集中在三点:
- **取消S Pass更低学历一刀切**:原本要求本科,现在只要年薪≥S$6,500且行业属于“紧缺清单”,大专也可递交。
- **Tech.Pass名额翻倍**:从每年500人增至1,000人,且允许家属同步申请LTVP。
- **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(GIP)门槛抬高**:投资金额从S$250万涨至S$500万,并新增“必须雇佣至少30名本地员工”条款。
新加坡PR最新打分标准是什么?
ICA没有公开官方打分表,但业内把内部评估拆成**“四大维度+两个隐藏项”**:
- 经济贡献:月薪、职位级别、公司是否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。
- 社会融合:义工时长、是否参加社区俱乐部活动、有无本地推荐信。
- 家庭纽带:配偶/子女是否为公民或PR、父母是否持有长期探访准证。
- 居住时长:过去十年内累计住满4年,且单次离境不超过6个月。
隐藏项:
- 年龄红线:主申请人超过50岁,通过率骤降,除非年薪≥S$30万。
- 行业权重:AI、绿色金融、生物医药三大领域额外加10分。
如何计算自己能否达到“隐形分数线”?
业内经验值:**75分算安全线**。举例示范:
评估项 | 申请人A | 得分 |
月薪S$12,000 | 金融行业 | 25 |
本地本科 | NUS毕业 | 10 |
义工两年 | 每周3小时 | 15 |
配偶公民 | 结婚5年 | 20 |
年龄34岁 | 无超龄 | 5 |
总分 | | 75 |
若低于70分,建议先补充**“社区推荐信+行业奖项”**再递交。
2024年申请PR完整流程拆解
Step 1:资格自查
登录ICA官网“PR e-Preliminary”工具,输入护照号与FIN,系统会在30秒内给出**“建议申请/不建议申请”**的初步结论。
Step 2:材料清单
- 护照(过去六年所有出入境盖章页)
- IRAS近3年NOA(税务评估通知书)
- 雇主信(需注明职位、月薪、入职日期,**必须公司抬头纸+HR签名**)
- 社区推荐信(至少一封来自公民议员或基层领袖)
Step 3:线上填写e-PR表格
注意:**地址栏必须与Singpass注册地址完全一致**,否则会被退回。
Step 4:缴费与预约
费用S$100/人,支持PayNow。缴费后需在7天内预约ICA大楼4楼递交原件。
Step 5:等待与补件
平均审理周期:**6–9个月**。若收到“Request for Additional Documents”,务必在14天内上传,否则视为放弃。
常见拒签原因与自救方案
- 原因1:频繁跳槽
- 过去3年换过3份工作,被视为“不稳定”。
自救:在现公司至少待满18个月再递交,并附上一封**“未来三年职业规划”**说明信。
- 原因2:税单收入与雇主信不符
- IRAS NOA显示奖金为0,雇主信却写“年薪含S$30,000奖金”。
自救:让HR重新出具不含奖金的月薪证明,保持数据一致。
- 原因3:居住时间碎片化
- 过去4年累计离境280天,单次最长90天。
自救:提供**海外工作派遣函+机票行程单**,证明离境属于公司外派。
拿到PR后必须做的三件事
- 更新Singpass地址:ICA会邮寄Re-Entry Permit,收不到会被罚款。
- 注册国民服役(NS)延期:第二代男性PR需在13岁零6个月前完成NS登记,逾期直接丧失PR。
- 申请HDB购房资格:PR满3年后可买转售组屋,夫妻一方为公民即可申请 *** O。
2024年最受ICA青睐的五大职业
根据人力部MOM公布的Q1数据,以下职业**获批率高出平均值40%**:
- AI算法工程师
- 碳排放审计师
- 半导体封装工艺专家
- 数字银行合规官
- 儿科放射科医生
问答:我持EP半年,能立刻申请PR吗?
理论上可以,但实操中**通过率为0.7%**。ICA内部倾向“至少持EP满2年且年薪≥S$8,000”。若你是紧缺行业博士,可尝试“Tech.Pass+PR双轨申请”,先用Tech.Pass落地,6个月后以顶尖人才通道递交PR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