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EB-1C?它与其他绿卡类别有何区别?
EB-1C是美国职业移民之一优先类别中的C类,专为
跨国公司高级经理或行政主管设计。与EB-2、EB-3相比,它无需劳工证,排期通常更短;与EB-5相比,它不要求个人投资巨额资金,而是依托
海外母公司与美国子公司之间的真实关联。
---
EB-1C的核心资格要求
1. 公司关系必须“合格”
- **海外公司与美国公司必须存在母子公司、分公司或关联公司关系**,且美方实体在递交I-140前已持续运营至少一年。
- 两家公司均需
“做生意”,而非仅设立空壳公司;贸易、制造、咨询、科技服务均可,但必须有持续收入与雇员。
2. 申请人职位必须“高级”
- 过去三年里,至少
一年在海外母公司担任经理或行政主管,且该经历需在赴美前完成。
- 赴美后仍须担任
经理或行政级别,而非一线主管或技术岗位。
- **“经理”**指管理整个部门或核心职能,**“行政主管”**则侧重制定政策、仅向更高层汇报。
3. 美国公司规模与结构
- 没有硬性雇员人数,但
建议不少于10名 *** 员工,且呈金字塔结构,以证明申请人确实管理他人。
- 财务报表、组织架构图、工资记录、租赁合同等
必须相互印证,避免“材料打架”。
---
跨国公司经理如何申请EB-1C?流程拆解
Step 1:锁定美国职位
- 先由
美国子公司发出永久性 *** offer,职位名称须与EB-1C定义匹配,如Director、VP、Regional Manager。
- 同步准备
详细岗位描述,突出决策权、预算控制、下属人数。
Step 2:准备公司证据包
- **海外母公司**:营业执照、股权结构、近三年审计报告、员工花名册、申请人任命书。
- **美国公司**:注册文件、联邦税号、银行流水、办公场所租约、雇员W-2、组织架构图。
- 若涉及
收购或并购,需补充股权交易协议、董事会决议,证明“继承关系”。
Step 3:递交I-140
- 由
美国公司作为申请人,为受益人(经理)递交I-140,加急可在15个工作日内获批。
- 重点文件:公司关系证明、申请人海外一年高管经历、美国职位描述、支付能力证明(美国公司净收入或净资产需≥offer薪资)。
Step 4:身份调整或领事程序
- 若申请人在美国持L-1A,可直接递交I-485调整身份;若在海外,则走
广州领事馆移民签证流程。
- 面试环节常问:
“请描述你在海外管理多少人?”“美国公司未来三年计划?”回答需与材料完全一致。
---
常见疑问Q&A
Q:小公司只有7名员工,可以申请EB-1C吗?
A:可以,但需
强化职能管理证据:例如申请人直接管理3名中层,每人再带2-3名下属,形成二级管理链,并提交详细职责分工邮件、会议纪要。
Q:海外一年高管经历必须在最近三年内吗?
A:是的,且
必须连续12个月,不可拼凑。若期间有短期出差美国,需扣除离境时间。
Q:L-1A转EB-1C一定成功吗?
A:并非自动。L-1A侧重“派遣真实性”,EB-1C侧重
“永久高管需求”。若美国公司盈利不足或组织架构扁平,仍可能遭拒。
---
提升获批率的三大策略
1. **提前布局**:在递交I-140前,让美国公司至少运营满一年并产生稳定营收,避免“壳公司”质疑。
2. **文件闭环**:所有材料用
统一公司抬头、统一职位名称,例如海外“亚太区总监”对应美国“北美运营副总裁”。
3. **第三方背书**:行业协会推荐信、大客户合同、媒体报道可
强化公司真实性,降低移民官主观疑虑。
---
时间线与费用参考
- **L-1A阶段**:3-4个月(加急15天),律师费约$8k-$12k。
- **EB-1C阶段**:I-140加急15天,排期约1-2年(视出生国),律师费约$10k-$15k。
- **总周期**:从L-1A入境到绿卡到手,通常
2.5-3.5年,若排期倒退可能延长。
---
最后提醒:最易踩的坑
- **职位描述过于技术化**:把“管理IT团队”写成“负责Java架构”,会被质疑非高管。
- **股权比例模糊**:海外母公司仅持股49%,却声称“控制”美国公司,需补充投票权协议。
- **工资倒挂**:美国公司给申请人开$150k,但财务报表净利润仅$50k,需用投资款或母公司注资解释
支付能力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