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条件_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流程

新网编辑 2 2025-09-08 03:15:21

什么是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?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,官方名称Employment Pass(EP)+永久居民(PR)通道,指由新加坡注册公司出面为外籍专业人才申请工作准证,并在持EP满一定年限后,由同一家公司继续担保申请永久居民身份的一种移民路径。它既不同于投资移民,也区别于留学转移民,核心在于“先有本地雇主,再谈身份”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条件_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流程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条件:门槛到底高不高?

1. 对申请人的硬性指标

  • 学历要求:全日制本科及以上,学信网可查;若大专学历,需配套十年以上相关领域高级管理经验
  • 薪资基准:2024年新政下,金融行业EP更低月薪5500新币,其他行业5000新币,年龄越大对应薪资阶梯越高。
  • 职业匹配:岗位须与过往履历高度相关,新加坡人力部(MOM)会横向比对行业薪资中位数。

2. 对担保企业的隐形门槛

  • 本地员工比例:企业需满足公平考量框架(FCF),即优先 *** 新加坡公民或PR,外籍员工占比不得过高。
  • 营收与纳税:年营业额建议不低于50万新币,且近一年有正常纳税记录,零申报或亏损企业成功率极低。
  • 职位真实性:公司需证明该岗位无法在本地市场招到合适人选, *** 广告需提前刊登14天以上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流程:分几步走最稳?

Step 1 企业资格预评估

先由移民顾问或律师对企业进行COMPASS打分系统模拟,确保企业在多元化、薪资水平、本地员工比例、技能加分四项中拿到至少40分。

Step 2 匹配雇主与岗位

通过猎头、商会、行业展会新加坡企业发展局(EDB)合作名录寻找愿意担保的雇主,签署意向雇佣协议(LOI),明确后续PR担保义务。

Step 3 EP在线申请

企业登录MOM的EP Online系统提交:

  • 申请人护照、学历公证、过往雇主推荐信
  • 企业商业登记证、近一年财报、员工配额声明

审批周期:10—15个工作日,90%以上案例无需补件。

Step 4 登陆与领卡

EP获批后,申请人需在6个月内入境,完成体检并领取Employment Pass Card,正式开启新加坡税务居民身份。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条件_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流程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Step 5 PR申请黄金窗口

持EP满12—24个月且月薪达到6000新币以上时,可由同一雇主提交PR申请。关键材料:

  • 最近6个月工资单与完税证明(IRAS)
  • 雇主出具的续聘意向书,注明岗位长期需求
  • 申请人家庭融入证明:子女在新加坡学校就读、参与社区活动记录

官方审理周期:6—9个月,实际多数案例在4—6个月内获批。
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Q:EP被拒后还能再申请吗?

A:可以,但需间隔3个月并解决拒签原因,常见原因包括薪资不足、企业配额超标、岗位描述模糊

Q:中途换雇主会影响PR吗?

A:。PR审批阶段若更换雇主,新雇主需重新为你申请EP并再次满足担保条件,建议至少等PR获批后再跳槽

Q:家属什么时候可以随行?

A:EP获批后,月薪6000新币以上可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Dependant Pass,月薪12000新币以上可为父母申请Long Term Visit Pass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条件_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流程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提高成功率的隐藏技巧

1. 提前布局税务居民身份

入境后立即申请税号(Tax Reference Number),连续报税记录是PR审批重要加分项

2. 参与社会融合项目

  • 报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的志愿活动
  • 加入居民委员会(RC),积累社区推荐信

3. 企业端持续优化

担保企业可在EP持有期间扩招本地员工、提升技能发展税(SDL)缴纳额度,为后续PR担保增加可信度


费用清单:从申请到PR到底要花多少钱?

  • 官方费用:EP申请费230新币,PR申请费100新币/人
  • 企业端成本:猎头费8000—15000新币、 *** 广告500—1000新币
  • 第三方服务费:移民律师或顾问5000—8000新币,含材料公证、COMPASS预评估、PR文案
  • 隐性支出:体检150新币、文件翻译300—500新币

整体预算:单人约2万—2.5万新币,一家三口约2.8万—3.5万新币


时间线参考:从签约到拿到蓝卡最快多久?

阶段最快耗时常见耗时
匹配雇主2周4—8周
EP申请10个工作日3—4周
EP获批登陆1周2—4周
持有EP满12个月12个月12—18个月
PR申请4个月6—9个月
总计约18个月24—30个月

拒签案例复盘:这些坑千万别踩

案例1:企业配额超标

某科技初创公司外籍员工占比70%,虽薪资达标,但MOM以“未优先雇佣本地人才”为由拒签。后续通过扩招3名本地工程师、提交培训计划书后二次获批。

案例2:岗位描述过于宽泛

申请人原职位为“市场总监”,但JD仅写“负责市场策略”,未细化到数字营销、品牌合作、预算管理等具体模块,被认定为“无法验证技能稀缺性”。补件时补充项目成果、第三方数据报告后通过。


结语:雇主担保不是捷径,而是系统工程

新加坡雇主担保移民的底层逻辑是“人才—企业—国家”三方共赢:申请人贡献稀缺技能,企业获得人力,国家收取税收并解决部分就业。把每一步做扎实,身份只是水到渠成。

上一篇:澳洲技术移民职业清单有哪些_如何确认自己的职业在列
下一篇:澳洲移民签证种类有哪些_如何申请澳洲技术移民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