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移民到底要花多少钱?
澳洲移民多少钱?主流技术类签证总预算约20万—35万人民币,商业投资类签证起步150万人民币,家庭团聚类签证约10万—15万人民币。数字背后隐藏的是官方申请费、州担保费、体检、无犯罪、翻译公证、职业评估、英语考试、中介服务、资产证明、投资本金、安家成本等十余项支出。下文把每一分钱拆开给你看。
---
技术移民:189/190/491三大签证费用拆解
官方固定支出
- 主申请人签证申请费:AUD 4,640(约2.2万人民币)
- 18岁以上副申请人:AUD 2,320/人
- 18岁以下副申请人:AUD 1,160/人
- 技能评估费:AUD 500—1,200(不同评估机构差异大)
- 州担保申请费:AUD 200—800(仅190/491需要)
第三方必要支出
- 雅思/PTE考试:每次AUD 375,多数人考2—3次
- 体检:成人约AUD 420,儿童约AUD 300
- 无犯罪证明:各国收费标准不同,国内公证+翻译约500—800人民币/份
- 学历、工作证明翻译公证:每份150—300人民币,通常需要10—15份
隐藏成本
职业年课程:部分会计、IT、工程申请人为了加5分,需要读PY,学费AUD 8,000—12,000。
偏远地区居住保证金:491签证持有人需在偏远地区居住3年,若提前搬离,未来转永居可能被拒,机会成本难以量化。
---
商业投资:188A/188B/188C费用全景图
官方固定支出
- 188A/188B签证申请费:主申请人AUD 6,085,副申请人AUD 3,045/人
- 188C签证申请费:主申请人AUD 9,195,副申请人AUD 4,595/人
- 州担保申请费:AUD 1,000—1,500
投资本金
188A:最低生意投资20万澳元,实际各州要求25—40万澳元。
188B:合规投资250万澳元,需保持4年。
188C:重大投资500万澳元,需保持4年。
合规基金与律师费
- 合规基金认购费:1%—2%的管理费,4年下来约10万—20万人民币
- 移民律师+会计师:15万—30万人民币,包含资金来源解释、审计报告、税务规划
---
家庭团聚:配偶/父母签证真实花费
配偶签证(820/801)
- 第一阶段临时签证申请费:AUD 8,850
- 第二阶段永居申请费:已包含在第一阶段,无需重复缴纳
- 关系证明材料:共同账户、租房合同、照片、旅行记录,翻译公证约3,000—5,000人民币
- 担保人收入要求:年收入需达到AUD 53,375,不足时需找澳洲居民联合担保
父母移民
排队类103/804:签证费AUD 4,990,等待期30年+,多数人放弃。
贡献类143/864:签证费AUD 4,765 + 贡献金AUD 43,600/人,夫妻两人合计约90万人民币。
经济担保金:主申请人AUD 10,000,副申请人AUD 4,000,冻结10年。
---
容易被忽视的后续成本
登陆后的安家支出
- 租房押金:4周租金+2周预付,悉尼/墨尔本一套两居室约5,000—7,000澳币
- 家具家电:二手市场3,000—5,000澳币,全新1.5万澳币起步
- 购车:二手代步车8,000—15,000澳币,含保险、路税
- 子女教育:公立学校免费,私校每年2万—4万澳币
税务与保险
海外资产申报:成为税务居民后,全球收入需向澳洲税务局申报,未申报可能面临罚款。
私人医疗保险:临时签证持有人无Medicare,单人保费每年1,500—3,000澳币。
---
如何降低整体预算?
DIY vs 中介
自己准备材料可省3万—8万人民币服务费,但需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政策、核对清单,一旦拒签损失更大。
选择持牌移民代理(MARA)费用2万—6万人民币,成功率更高,且可分期付款。
提前规划英语
雅思4个7比4个6多10分,省下偏远地区读书或职业年的8万—12万人民币。
合理利用汇率
澳元兑人民币在4.5—5.2区间波动,提前购汇可省5%—10%成本。
---
真实案例:一家三口技术移民190花费清单
主申请人IT工程师,带配偶和1名6岁子女,2023年下签。
- 签证申请费:AUD 4,640 + 2,320 + 1,160 ≈ 8,120(3.9万人民币)
- 州担保:AUD 300(1,500人民币)
- ACS职业评估:AUD 1,000(4,800人民币)
- PTE考试:2次 × AUD 375 = AUD 750(3,600人民币)
- 体检:2大1小 ≈ AUD 1,140(5,500人民币)
- 翻译公证:约5,000人民币
- 中介服务费:45,000人民币
- 登陆安家:机票+租房+家具 ≈ 30,000人民币
合计:约9.4万人民币,低于网上流传的“技术移民至少20万”说法,关键在于无PY、无偏远地区额外支出、一次过签。
---
写在最后
澳洲移民多少钱,从来不是单一数字,而是一张动态账单。政策调整、家庭成员、职业类别、英语能力、投资偏好都会让费用上下浮动。把官方收费、第三方费用、机会成本、后续生活支出全部列成Excel,逐项打钩,才是对自己钱包最诚实的回答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