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属狗70年财运如何_70年属狗人2018年财运旺不旺
1
2025-09-08
写作或口语中,如果只用“查了一下”“看了看”这类笼统表达,会显得干瘪。选用**更细腻、更具画面感**的动词或短语,不仅能让句子生动,还能准确传递查阅时的动作、心态与场景。
查阅:动作本身,强调**寻找并阅读**。
参考:动作结果,强调**作为依据**。
自问:写完论文后,我在致谢里写“感谢王老师让我查阅了他的手稿”对吗?
自答:不对,应写“感谢王老师允许我**参考**了他的手稿”,此时手稿已读完并引用。
检索:更正式,多用于**结构化数据库**。
搜索:口语化,面向**通用引擎**。
例:
狂翻:情绪外化。例:听到航班取消,他狂翻邮箱找改签凭证。
逐条核对:凸显细致。例:会计逐条核对发票,生怕税率出错。
意外撷得:文学化表达。例:在旧书店,我意外撷得一本绝版诗集。
原句:我查了资料,发现这个说法不对。
升级示范:
× 我检索并查阅且翻检了档案。
√ 我**检索**了数字化档案,又**翻检**了纸质卷宗。
× 我考据了微博热搜。
√ 我**追踪**了微博热搜的**话题演变**。
问:写论文时,形容“查文献”到底用“检索”还是“搜集”?
答:若强调**数据库关键词+筛选过程**,用“检索”;若强调**多渠道累积**,用“搜集”。
问:写小说时,如何让人物“查资料”不无聊?
答:把动作拆成**细节+情绪**——“他指尖沾满灰尘,仍一页页捻过发黄的卷宗,仿佛嗅到百年前的墨香”。
注意:英文“google”已动词化,中文里“百度一下”虽流行,但正式写作仍建议用“搜索”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