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空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_太空词语由来

新网编辑 1 2025-09-08 06:24:12

“太空”究竟最早出现在哪本典籍?

翻遍先秦诸子、两汉经史,你几乎找不到“太空”二字连用的影子。直到东晋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》出现“太清之上,是谓太空”的句子,才之一次把“太”与“空”组合成一个独立词汇。这里的“太空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外层空间,而是指比“太清”更虚无、更本源的终极之境

太空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_太空词语由来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古人怎样理解“太空”?

道家语境:无象之始

葛洪之后,南朝梁陶弘景在《真诰》里写道:“太空寥廓,神炁翱翔。”可见在道教体系中,“太空”是“炁”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,与“太初”“太素”并列,属于宇宙生成论的一环。

佛家借用:色空之“空”

唐代玄奘译《大般若经》出现“太空”译词,借指“ākāśa”(虚空)。不过佛教更强调“空”的哲学含义,“太空”在此只是对无边虚空的权宜称呼,与道教的本体论色彩并不相同。


“太空”何时开始指代外层空间?

真正让“太空”从玄学走向天文学的,是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。他在《乾坤体义》中用“太空”翻译拉丁文“spatium supracoeleste”,即“月上世界”。
- 利玛窦的“太空”仍带有宗教宇宙论色彩,指月球天以外的神圣领域。
- 直到清末《谈天》译本(伟烈亚力与李善兰合译),“太空”才与英语“outer space”基本对应,成为现代天文学术语。


为什么中文最终选择了“太空”而非“宇空”“宙空”?

自问:为何不是“宇空”?
自答:“宇”在先秦指屋檐,引申为空间;“宙”指栋梁,引申为时间。两字并列虽可表示时空,却缺乏“至高无上”的语感
“太”字本义为“极大”,与“空”组合后,既保留道家“至虚”意味,又暗示超越地球大气层的极高远空间,语感上更宏大,于是被近代译者采纳。


现代汉语里“太空”与“航天”如何分工?

1950年代钱学森在《星际航行概论》中明确:
- “太空”=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真空区域
- “航天”=人类利用飞行器在太空的活动
这一区分沿用至今,使“太空”成为纯粹的空间概念,而不再含混地指哲学或宗教意义上的虚空。

太空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_太空词语由来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日语、韩语为何也使用“太空”?

明治时期日本学者西周在《百学连环》中用“太空”对译“outer space”,随后传入朝鲜半岛。由于汉字文化圈的共同语源,“太空”在东亚三国实现了术语统一,这在科学史上并不多见。


“太空”一词的语义演变脉络

  1. 东晋葛洪:宇宙生成的终极虚无。
  2. 唐代佛经:无边无际的虚空。
  3. 明末利玛窦:月球天以外的神圣空间。
  4. 清末《谈天》:地球大气层外的真空。
  5. 现代航天:飞行器活动的物理场域。

小结:从玄思到科学,“太空”如何完成跨越?

“太空”一词的千年之旅,本质上是中国宇宙观从哲学想象走向实证科学的缩影。它先在道家典籍里被用来描述“无”,又在佛经里被借去形容“空”,最终通过耶稣会士与清末科学家的译介,成为精确指代地球以外真空区域的科学术语。每一次语义漂移,都伴随着知识体系的更新与跨文化的碰撞

太空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_太空词语由来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上一篇:口干属于词语吗_口干是词还是短语
下一篇:河水流的原理是什么_河水为什么会流动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