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日军用的词语”?
所谓“日军用的词语”,并非单指二战时期日本军队使用的词汇,而是泛指日本自卫队、旧帝国陆军、海军在官方文件、作战命令、训练条令、通信电码、士兵教育中所采用的一套高度规范化、语义精确、带有强烈等级色彩的专业术语体系。它既包括武器、编制、战术动作,也涵盖礼仪、惩戒、后勤补给等方方面面。
军语与日常语的三大区别
- 语义压缩:日常语“吃饭”在军语中可能变成“给养摄取”或“战粮补给”。
- 等级标记:同样一个“走”,士兵说“徒歩前进”,军官说“行军”,将官则称“转进”。
- 情境强制:离开特定语境便无法准确理解,例如“玉碎”在日常语中只是美玉破碎,在军语中却意味着全员阵亡至最后一人。
旧日本陆军常用军语五十例
以下词汇均可在《陸軍現用辞令草案》《戦時旬報》等原始档案中查到,括号内为现代对应解释:
- 挺進(强行突破)
- 挺身(敢死队)
- 特攻(自杀式攻击)
- 肉薄(近距离突击)
- 電撃(闪击战)
- 掃蕩(清剿残敌)
- 挾撃(夹击)
- 邀撃(伏击)
- 逆襲(反攻)
- 転進(撤退的体面说法)
- 玉砕(全军覆没)
- 散開(散开队形)
- 掩護(火力掩护)
- 遮蔽(隐蔽)
- 斥候(侦察兵)
- 尖兵(先头部队)
- 本隊(主力)
- 予備隊(预备队)
- 側背(侧翼与后方)
- 要撃(要点截击)
- 陣地(防御阵地)
- 塹壕(战壕)
- 掩体(掩蔽工事)
- 交通壕(连接壕)
- 鉄条網(铁丝网)
- 鹿砦(拒马)
- 火網(交叉火力)
- 弾幕(弹幕)
- 速射(速射炮)
- 重爆(重型轰炸机)
- 軽戦(轻型坦克)
- 中戦(中型坦克)
- 歩哨(哨兵)
- 警備(守备)
- 討伐(讨伐)
- 討滅(歼灭)
- 捕虜(俘虏)
- 投降(投降)
- 降伏(有条件投降)
- 虐殺(屠杀)
- 征発(就地征粮)
- 徴用(强制征用)
- 軍票(军用手票)
- 給養(口粮补给)
- 被服(服装装具)
- 野戦病院(野战医院)
- 衛生兵(医护兵)
- 軍医(军医)
- 憲兵(军事警察)
- 軍法会議(军事法庭)
海军独有术语二十例
海军因舰艇、海战环境特殊,形成一套与陆军差异明显的词汇:
- 艦隊決戦:主力舰队之间的决战
- 水雷戦隊:驱逐舰编队
- 哨戒:海上巡逻
- 掃海:扫雷
- 艦載機:航母飞机
- 飛行機隊:航空队
- 雷撃:鱼雷攻击
- 砲雷撃:舰炮与鱼雷联合攻击
- 泊地:锚地
- 出撃:出击
- 帰投:返航
- 戦没:战死
- 沈没:沉没
- 座礁:搁浅
- 曳航:拖航
- 補給艦:补给船
- 特設巡洋艦:改装巡洋舰
- 潜水艦:潜艇
- 艦橋:舰桥指挥所
- 見張:瞭望
如何快速判断一个词是否属于军语?
*** 一:查《陸軍現用辞令草案》
该草案把军语分为“命令語”“報告語”“記録語”三类,凡列入者即为正式军语。
*** 二:看是否带有“命令后缀”
如“~せよ”“~すべし”“~あるべし”等,日常会话极少使用。
*** 三:观察汉字组合
军语倾向使用战争意象强烈的汉字,如“撃”“爆”“砕”“虐”“滅”,组合紧凑,音节短促。
军语在现代日本社会的残留
虽然战后盟军总司令部(GHQ)曾强制废除大量旧军语,但仍有部分词汇渗入日常:
- 玉砕:企业界仍用“プロジェクトが玉砕した”形容项目彻底失败。
- 特攻:媒体将不顾后果的拼命行为称作“特攻取材”。
- 轟沈: *** 论坛里把账号被封戏称为“轟沈”。
常见疑问解答
问:为什么日军把“撤退”说成“转进”?
答:这是心理战与士气管理的需要。“撤退”暗示失败,“转进”则强调向更有利方向移动,既保全面子又维持部队战意。
问:军语会不会影响现代日语语法?
答:会。军语大量采用省略主语的祈使句,如“前進せよ”“撃滅すべし”,这种句式在自卫队内部口令中仍广泛使用,并间接影响体育社团、企业培训的命令式表达。
问:普通读者如何安全使用这些词汇?
答:在学术、历史、军事模型交流场景可正常使用;在公共舆论场需加注语境说明,避免被误解为美化侵略。
延伸阅读:三份一手史料
-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所蔵《陸軍現用辞令草案》昭和十八年版本
-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《戦時旬報》全卷
- 海上自衛隊幹部学校編《海軍用語の基礎知識》平成三年改订版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