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猴和属猪合不合_属猴和属猪婚姻配对好吗
4
2025-09-08
很多人一提起“茹”,脑海里更先浮现的往往是茹苦含辛。其实,以“茹”开头的四字词语远不止这一个,它们散落在古籍、诗词与日常口语里,像一串被忽视的珍珠。下面先给出一份较完整的清单,再逐一拆解它们的来历与用法。
茹苦含辛直译就是“吃苦味、含辛辣”,比喻忍受种种艰难与辛酸。最早见于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玄率厉将士,茹苦含辛,以徇国家之急。”这里的“茹”并非“吃”那么简单,而是“吞而不吐”的隐忍姿态。
自问:现代人口头常说的“含辛茹苦”与“茹苦含辛”顺序不同,含义是否一样?
自答:完全一样,只是汉语里四字成语的语序偶有倒置,属于修辞习惯,不影响本义。
茹毛饮血出自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昔者先王……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实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。”古人用这八个字描绘远古人类尚未掌握火种的生存状态。今天,它常被用来形容野蛮或未开化的生活方式,也引申为对事物极其粗糙的处理。
茹柔吐刚字面是“吃下柔软、吐出坚硬”,比喻欺软怕硬。此语最早见于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的郑玄笺注,批评那些面对强者退缩、对弱者逞凶的人。若说“外柔内刚”是褒义,那么“茹柔吐刚”就是十足的贬义,使用时务必分清语境。
茹古涵今意为“通贯古今”,形容学识渊博。清代学者郑珍在《说文逸字》中自署“茹古涵今之室”,以示博览群书、学无古今的抱负。若把“茹”理解为“吞食”,那么“茹古涵今”就是把古今知识统统消化吸收,可谓形象之极。
这两组成语都强调把悲伤咽进肚子里。区别在于:
茹芝饮涧出自《南史·隐逸传》,写隐士“采芝茹之,饮泉涧之水”,象征远离尘嚣、清修自守。在现代语境里,它可用来赞美极简生活或环保理念,带几分诗意。
茹素戒杀并非古已有之的固定成语,而是近代佛门弟子将“茹素”与“戒杀”并置而成的新四字组合,却迅速流行。它强调不食肉、不害命,与当下低碳、环保、动保理念高度契合,常见于寺院公告与素食餐厅招牌。
自问:同一个“茹”字,为何在“茹苦含辛”里是“忍受”,在“茹毛饮血”里却是“生吃”?
自答:关键看宾语与语境。
1. 写人物传记:
“他半生茹苦含辛,终把三个孩子送进大学。”
2. 写历史论文:
“石器时代的人类茹毛饮血,平均寿命不足三十。”
3. 写影评:
“导演用冷峻镜头讽刺那些茹柔吐刚的市侩之徒。”
4. 写学术自述:
“余志在茹古涵今,故昼夜披览而不倦。”
从茹苦含辛到茹素戒杀,这些四字词语像八条隐秘的河流,各自携带历史、文化与情感的温度。只要我们在写作与对话中精准调用,它们就能摆脱“生僻”标签,再次焕发生命力。下一次,当你想表达“隐忍”,不妨用“茹痛含悲”;想讽刺“欺软怕硬”,就用“茹柔吐刚”。让语言回归细腻,让“茹”不再沉默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