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越来越多品牌选择代运营?
流量红利见顶、平台规则复杂、团队人力成本高,这三座大山让品牌方自建团队的试错成本飙升。代运营公司凭借多平台操盘经验与成熟供应链资源,能在更短时间内跑通盈利模型,成为不少企业的“外挂事业部”。
如何挑选靠谱代运营公司?
1. 先看“硬指标”:资质与案例
- 营业执照+平台官方认证:天猫五星服务商、抖音DP认证、京东JDP等官方背书,可过滤掉皮包公司。
- 同类目TOP案例:要求对方提供近半年店铺后台截图,重点看流量结构、投产比、复购率,而非单纯GMV。
- 合同条款:是否写明“达不到约定KPI可无条件退款”,这一条能淘汰80%的口头承诺型公司。
2. 再看“软实力”:团队与 *** 论
问对方三个灵魂拷问:
- 贵司运营、投流、美工、 *** 分别有几人?是否专人专店?
- 遇到平台规则突变,你们的SOP应急预案是什么?
- 能否提供一份近30天的日报模板?日报颗粒度直接反映管理精细度。
3. 最后看“匹配度”:沟通与节奏
靠谱公司会主动问:
- 品牌年度货品规划与价格体系;
- 可接受的推广预算上限与ROI底线;
- 是否接受阶段性AB测试,而非一上来就砸钱。
如果对方只谈“保底销量”,不谈“货品结构”,基本可判定为割韭菜型代运营。
代运营公司收费标准是多少?
收费模式全景图
模式 | 收费区间 | 适用场景 | 隐藏风险 |
纯服务费 | 3万~10万/月 | 品牌力强、只求稳盘 | 运营可能“躺平” |
服务费+提成 | 1万~5万/月+5%~15% | 中小品牌冲销量 | 提成基数是否含退款 |
纯提成 | 15%~30% | 白牌或现金流紧张 | 对方可能选暴利品猛投,伤害品牌 |
保量分成 | 预付20%保证金,达标后返还 | 新品冷启动 | 保量口径:销售额还是回款额? |
如何判断报价是否合理?
用“人效成本倒推法”:
- 先算自建团队成本:一个成熟运营月薪1.5万+美工8千+投手1.2万+ *** 6千=4.1万/月,还不含五险一金。
- 代运营公司因规模效应,单人可同时管理2~3个同类目店铺,人效提升2倍。
- 因此,若对方报价低于2万/月,要么压缩人力,要么后期必加隐藏收费。
签约前必须核对的5份文件
- 店铺诊断报告:是否包含竞品流量结构、货品缺口、视觉问题。
- 季度运营甘特图:大促节点、上新节奏、投流预算分配是否清晰。
- 数据权限协议:必须开通生意参谋、巨量千川、京东商智子账号,且禁止绑定对方公司主体。
- 退款与退出条款:明确“未消耗的广告余额可原路退回”。
- 竞业限制附件:禁止代运营方在合同期内接同类目竞品。
常见坑位预警
- “保ROI”陷阱:用超低客单价冲量,ROI好看却亏损。
- “黑科技”承诺:刷单、私域截流、虚假评价,一旦被平台稽查,店铺降权甚至封店。
- “全案托管”模糊地带:摄影、仓储、物流是否额外收费?需在附件中列明单价。
实战Q&A
Q:初创品牌预算只有2万/月,能谈纯提成吗?
A:可谈,但需接受高提成比例(25%以上),且必须设置月度广告预算上限,防止对方无底线砸钱。
Q:如何判断代运营公司是否“店群”模式?
A:要求对方提供钉钉组织架构截图,若一个运营名下挂超过5个不同类目店铺,基本属于“人海战术”,慎选。
Q:合同到期后,店铺数据归属谁?
A:务必在合同里写明“所有生意参谋、达摩盘、京东云鼎等数据资产归品牌方所有”,否则对方可能以“商业机密”为由拒绝移交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