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要死的人叫什么_临终关怀怎么做

新网编辑 6 2025-09-08 09:41:22

“将要死的人”到底该怎么称呼?

在中文语境里,直接说“快要死的人”往往显得生硬甚至冒犯。临床上更常用的词是临终者末期患者;宗教或民间场景里,则常听到将归之人弥留之人。如果面对家属,用“○○(姓名)现在身体非常虚弱”代替任何标签,往往更体贴。

将要死的人叫什么_临终关怀怎么做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为什么称呼会影响患者情绪?

语言不仅是信息,更是心理暗示。研究显示,当医护人员使用积极但真实的词汇(如“正在走向生命终点”而非“没救了”),患者焦虑值平均下降。家属若频繁说“你要撑住”,反而让临终者产生“我辜负了大家”的负罪感。


临终关怀怎么做?先厘清三大误区

误区一:临终关怀=放弃治疗

正解:它是以症状控制为核心的积极医疗,只是不再做创伤性抢救。

误区二:只有癌症末期才需要

正解:心衰、慢阻肺、晚期痴呆等任何不可逆转疾病的终末阶段都适用。

误区三:必须去专业机构

正解:在家、在养老院、在医院都可以启动,只要有多学科团队介入。


家庭场景下,五个关键动作

  1. 疼痛日记:用0-10分记录每日痛感,比“还好”“有点痛”更精准。
  2. 环境微调:把病床移到窗边,自然光能减少昼夜颠倒的谵妄。
  3. 口腔棉签:蘸水轻拭口腔,比喂水更安全,避免呛咳。
  4. 音乐清单:提前准备患者年轻时更爱的20首歌,降低躁动。
  5. 告别仪式:让每位亲友录一句30秒语音,患者闭眼也能“听见拥抱”。

如何与临终者谈论死亡?

自问:我该不该说实话?
自答:先问对方“你想知道多少”。有人希望全盘了解,有人只要“请帮我减轻痛苦”。
自问:怕说错话怎么办?
自答:用“我在”“我懂这很难”代替空洞的“加油”。沉默时,轻握手背胜过千言万语。

将要死的人叫什么_临终关怀怎么做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医护视角:十分钟症状评估表

症状0-10评分触发因素缓解动作
疼痛7翻身 *** 缓释片+侧垫软枕
呼吸困难5夜间抬高床头30°+小风扇吹脸
恶心3进食后口含姜片+减少单次食量

法律与伦理:预立医疗决定

中国大陆自2023年起全面推行生前预嘱,患者可提前勾选“不做气管插管”“不转ICU”。家属要尊重文件,但每六个月需重新确认一次意愿,避免过时。


孩子可以参与告别吗?

七岁以上儿童已有死亡概念,刻意隔离反而造成创伤。正确做法是:
• 用“身体机器慢慢停止工作”解释;
• 让孩子画一张画放进棺木,完成可控的告别
• 事后保留一件逝者衣物,给予过渡性客体


数字遗产:别忽视社交账号

微信、支付宝、游戏皮肤……这些虚拟资产同样受继承法保护。提前在“数字遗产联系人”里添加可信亲友,可避免去世后账号被永久冻结。


最后的最后:如何判断“那一刻”临近?

临床观察到的共通信号
- 呼吸从规律变为潮式呼吸(像海浪一样深浅交替);
- 指尖出现紫绀,压指甲床回血超过三秒;
- 瞳孔逐渐散大,对光反射消失。
此时无需再测血压、血糖,把监护仪音量调低,让环境安静下来,比任何抢救都更有尊严。

将要死的人叫什么_临终关怀怎么做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上一篇:手机怎么安装监控软件_监控软件手机安装教程
下一篇:手机充不进电什么原因_手机突然充不了电怎么办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