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属龙和什么属相最配_男属龙婚配禁忌
5
2025-09-08
绿蝈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虫,体色多为翠绿,翅膀修长,鸣声清脆。它并非蝗虫,也不属于蟋蟀,而是独立的螽斯科成员。很多人之一次见它,会被它“吱——”的高频叫声吸引,误以为草丛里藏着一只迷你小提琴。
绿蝈蝈后腿强壮,跳跃力惊人,**笼子高度至少25厘米**,顶部必须加盖细密纱网,防止“越狱”。竹笼、金属网笼、亚克力盒皆可,但**侧面需留通风孔**,避免闷热。
更佳温度**25℃—30℃**,昼夜温差不超过5℃。湿度保持在**50%—60%**,可在笼底垫一层微湿椰土或苔藓,既保湿又方便清理粪便。
绿蝈蝈怕强光,**放在散射光处**,如窗边但有纱帘遮挡。长期黑暗会导致体色暗淡,每天给予**2小时柔和晨光**即可。
每周2次,**少量面包虫或蟋蟀幼体**,补充蜕皮所需的蛋白质。注意:活体饲料需去尖锐口器,防止咬伤蝈蝈。
A:可能原因有三——**温度低于20℃**、**即将蜕皮**或**受到惊吓**。检查环境后,静待1—2天,多数会恢复。
A:**雌虫没有发音器**,完全静音。若听到“咔咔”声,那是它在啃咬食物或笼壁。
A:**体色变暗、食量骤减、倒挂静止**。此时需提高湿度,避免触碰,蜕皮过程约30分钟。
秋季昼夜温差大,**夜间加盖薄布保温**;冬季移至室内暖气旁,但远离出风口。
用录音播放同种雄虫鸣声,**每天10分钟**,可 *** 它回应,形成“对唱”习惯。注意音量不超过60分贝,避免应激。
雌虫产卵需**湿润沙土**,深度5厘米。孵化温度保持28℃,约15天出幼虫。幼虫阶段喂**蒲公英嫩叶**,成活率更高。
北京朝阳区一位爱好者在**12㎡阳台**养了3只绿蝈蝈:用废弃快递纸箱改造成三层笼舍,每层放不同植物——南瓜藤、薄荷、玉米苗。白天笼舍挂在东墙,傍晚移入室内。通过记录发现,**喂食南瓜花的个体鸣叫频率比其他组高30%**,且体色更鲜艳。
绿蝈蝈的**左前翅有音锉,右前翅有刮器**,两者摩擦发声。有趣的是,**温度每升高1℃,鸣叫节奏加快约7次/分钟**——这曾被古人用作“天然温度计”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