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属相财运如何_12生肖偏财运排名
1
2025-09-08
风貌一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频繁出现,但很多人仍把它与“面貌”混为一谈。为了彻底弄清这两个概念,下文将从词源、语境、使用场景、情感色彩四个维度拆解,并穿插常见疑问,帮助你精准拿捏。
“风”最早指自然界的流动之气,后来引申为“风气、风尚”;“貌”原指人的外表,后泛指外观。合在一起,风貌=风气+外观,强调一个区域、群体或时代在精神与物质层面的综合呈现。
自问:风貌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吗? 自答:可以,但通常指“群体中的个体”,如“这位老匠人身上仍保留着上世纪手工业者的风貌”。若只谈个人长相,用“风采”更贴切。
场景 | 推荐用词 | 示例 |
---|---|---|
古城旅游宣传 | 风貌 | “平遥古城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市风貌。” |
市容整治新闻 | 面貌 | “背街小巷面貌得到根本改观。” |
人物特写 | 风貌/风采 | “他身上散发着老派知识分子的风貌。” |
企业宣传片 | 风貌 | “展现新时代国企的精神风貌。” |
错误示例:“这条商业街的风貌被霓虹灯破坏。” 修正:霓虹灯改变的是“面貌”,若想保留“风貌”,应说“传统风貌被掩盖”。
不要只写“青砖灰瓦”,而要补一句“自宋代延续至今的制砖技艺”。
示例: “晨雾漫过马头墙,百年徽商的风韵在巷口轻轻呼吸。”
自问:当古镇的每块砖都能扫码看解说,风貌会消失吗? 自答:不会。技术只是放大镜,真正决定风貌的是人与空间的互动方式。如果居民仍用老井洗衣、在祠堂议事,扫码反而成为风貌的一部分。
“风貌是时间的包浆,面貌是当下的快照。”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