烂桃花运是什么意思_如何破解烂桃花运
1
2025-09-08
不少同学写作文时写到“脸通红通红”,老师却批注“重复啰嗦”。于是问题来了:“通红通红”究竟算不算规范词语?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七版把“通红”列为形容词,释义为“很红”,并未收录“通红通红”。然而,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与《汉语重叠式形容词用法研究》里,“通红通红”被视作AABB式重叠形容词,属于口语化表达。因此,从严格规范角度,它不算“词条”;从语言事实角度,它已具备词语资格。
为什么大家爱用“通红通红”而不是“通红”?
“他一路小跑回来,脸通红通红,像熟透的苹果。”
“傍晚的天空通红通红,连河水也被染成玫瑰色。”
“炉子里的铁块烧得通红通红,火星四溅。”
表达 | 语体 | 程度 | 示例 |
---|---|---|---|
通红 | 通用 | 很红 | 脸冻得通红 |
通红通红 | 口语 | 极红 | 脸通红通红 |
红彤彤 | 文学 | 鲜亮红 | 红彤彤的朝阳 |
红艳艳 | 文学 | 浓艳红 | 红艳艳的玫瑰 |
答:可以,但需分场合。记叙文、描写文里出现,生动形象;议论文、说明文里则显得口语化,更好换成“通红”或“绯红”。
答:若前文已出现“通红”,后文可改用“像要滴血”“仿佛烧红的炭”等比喻,既避免字面重复,又增添文采。
在东北话里,“通红通红”还能当副词用:“把炕烧得通红通红的!”这里的“通红通红”修饰动词“烧”,表示程度极高,相当于“滚烫滚烫”。而在吴语区,人们更常说“红通通”,语序不同,意思相近。
弹幕里常见“脸通红通红,已社死”,把传统形容词与 *** 热词“社死”拼接,制造幽默效果。短视频字幕则把“通红通红”拆成“通!红!通!红!”,一字一顿,强化视觉冲击。
“通红通红”只是冰山一角。类似的还有:
它们共同遵循“单音节形容词重叠→加深程度”的规则,是汉语口语里更具表现力的“调色盘”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