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1日属什么生肖_农历还是公历为准
2
2025-09-08
很多同学把“语文怎么写”简单理解为“把格子填满”,结果分数总上不去。其实,阅卷老师想看的核心只有三点:
自问:题目要我“写什么”?
自答:抓住关键词,比如《那一次,我懂得了尊重》,“那一次”限定了事件,“懂得”暗示心理变化。
自问:题目背后“想考什么”?
自答:多半考成长、情感或价值观,提前在草稿纸上列三个方向。
自问:我“有什么素材”?
自答:从个人经历、阅读积累、社会热点里各挑一例,再择优。
把一张草稿纸对折两次,分成四格:
每格只写五个关键词,既防跑题又省时间。
之一步:替换口语词
第二步:加入修辞
第三步:嵌入文化意象
时间过渡:“故事并没有在这里画上句号……”
因果过渡:“正因如此,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。”
对比过渡:“与昨日的怯懦相比,今天的我多了一份笃定。”
写吃年夜饭,别只写“很香”。试试:
之一层:观点——“真正的勇敢是心怀恐惧仍然前行。”
第二层:故事——用斯科特南极探险队的事例,细节到他们冻僵的手指还握着钢笔。
第三层:升华——把个人英雄主义上升到人类探索精神的共性。
悬念式:“如果不是那封迟到十年的信,我永远不会知道父亲沉默背后的汹涌。”
场景式:“凌晨四点的胡同,路灯像被冻住的橘色月亮。”
回环式:“我合上笔盖,仿佛也合上了那段被月光浸透的旧时光。”
展望式:“风还在吹,但我知道,下一站会有新的花开。”
阶段 | 用时 | 任务 |
---|---|---|
审题立意 | 5分钟 | 三问审题法+列提纲 |
撰写正文 | 35分钟 | 按格子写,每五行抬头检查一次 |
回看修改 | 5分钟 | 专挑错别字和病句 |
每天十分钟“三读一记”:
三个月后,你会发现自己提笔不再词穷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