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灯高度一般是多少?
在市政道路、小区道路、厂区道路等不同场景里,路灯高度并非一刀切。常见规格如下:
- 3-4米:适用于人行道、公园小径、别墅庭院,光斑小、照度柔和。
- 5-6米:社区支路、厂区内部道路,兼顾行人与小型车辆。
- 8-10米:城市次干道、辅路,配光角度大,覆盖双向两车道。
- 12米以上:城市主干道、快速路,需配合高功率LED模组。
路灯间距多少米合适?
间距与高度、配光曲线、道路宽度三者联动,常用经验公式:
间距≈杆高×3~4倍
举例:
- 6米杆高:间距18-24米,适用于12米宽道路。
- 8米杆高:间距24-32米,适用于14-16米宽道路。
- 12米杆高:间距36-48米,适用于双向四车道。
为什么高度与间距必须联动?
自问:如果只加高杆却不拉大间距会怎样?
自答:光斑重叠区过亮,造成能源浪费与眩光;而阴影区过暗,形成斑马纹,反而降低安全性。
不同光源对间距的影响
- 高压钠灯:黄光穿透力强,但光束角窄,间距需缩小10%。
- LED路灯:定向性好,可拉大间距5-8%,节能优势明显。
- 太阳能路灯:受电池容量限制,功率普遍偏低,间距再缩小15%以保证照度。
弯道、交叉口的特殊处理
弯道半径<100米时,需加密布灯:间距缩短至直线段的0.7倍;
交叉口采用四角对称布灯,灯杆距路缘石0.5-1米,避免司机盲区。
如何快速验算现场布灯?
三步法:
- 测道路宽度W,确定杆高H≈0.6W。
- 查灯具配光曲线,找到更大光强角θ,计算单侧有效覆盖L=H×tanθ。
- 间距S=2L×0.8(安全系数),现场微调避开树木与广告牌。
常见误区盘点
误区一:盲目追求高亮度
> 结果:照度超标、能耗翻倍,且易引发居民投诉光污染。
误区二:一条道路一种间距
> 结果:遇到公交站台、人行横道时照度不足,需额外补光。
维护与升级建议
- 每半年用照度计抽检一次,低于标准20%即清洗透镜或更换光源。
- LED路灯五年后光衰约15%,可二次光学改造,延长寿命。
- 加装单灯控制器,根据车流自动调光,间距可再拉大5%而不影响安全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