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沟桥事变起因是什么_事变经过如何

新网编辑 3 2025-09-08 12:35:32

一、芦沟桥事变起因是什么?

日本华北驻屯军的“演习”借口

芦沟桥事变起因是什么_事变经过如何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1937年7月7日夜,日军在卢沟桥以北进行所谓“夜间演习”,借口一名士兵“失踪”,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。这一要求被中国守军严词拒绝,日方随即以此为导火索,挑起全面冲突。


日本既定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

早在1935年《何梅协定》后,日本便不断蚕食华北,企图制造第二个“满洲国”。卢沟桥地处北平咽喉,控制此桥即可切断北平与南方的联系,因此成为日军首要目标。


二、事变经过如何?

1. 7月7日—7月9日:冲突爆发与局部交火

  • 19:30: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开始演习。
  • 22:40:日方声称听到枪声,士兵志村菊次郎“失踪”。
  • 23:40:日军要求进城搜查,遭29军拒绝。
  • 7月8日拂晓:日军炮轰宛平城,吉星文团奋起还击。

2. 7月10日—7月25日:边打边谈的“停战”骗局

日本一边与冀察当局谈判,一边向华北增兵至10万。蒋介石在庐山发表“最后关头”谈话,表明“不求战必应战”的决心。


3. 7月26日—7月30日:北平天津相继沦陷

日军以“保护侨民”为由,猛攻廊坊、广安门。29军副军长佟麟阁、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,7月29日北平失守。

芦沟桥事变起因是什么_事变经过如何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三、为何说“卢沟桥事变”是全面抗战的起点?

中国 *** 的抗战宣言

1937年7月17日,蒋介石在庐山声明:“如果战端一开,那就是地无分南北,年无分老幼,无论何人,皆有守土抗战之责。”这标志着国民 *** 从局部抵抗转向全面抗战。


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催化剂

事变后, *** 通电全国:“平津危急!华北危急!中华民族危急!”8月22日,红军改编为八路军,9月22日国共合作宣言发表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。


四、卢沟桥事变的深远影响

1. 打破日本“三个月亡华”迷梦

淞沪会战、太原会战的爆发,使日军陷入持久消耗战,速战速决战略破产。

芦沟桥事变起因是什么_事变经过如何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2. 国际格局的连锁反应

  • 苏联:8月21日签订《中苏互不侵犯条约》,提供军事贷款。
  • 美国:1938年宣布“道义禁运”,逐步转向援华制日。

3. 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

从“一二·九”运动到卢沟桥枪声,知识分子、工人、农民纷纷投身救亡。西南联大、武汉合唱团等文化团体以笔为枪,凝聚全民抗战意志。


五、今日卢沟桥:历史的警钟

桥上的弹痕仍在

宛平城墙的累累弹孔,无声诉说着82年前的悲壮。每年7月7日,防空警报划破长空,提醒国人:落后就要挨打,团结才能自强。


如何避免历史重演?

  • 经济层面:以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。
  • 教育层面:将抗战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警惕历史虚无主义。
  • 国际层面: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反对霸权主义与单边制裁。

六、自问自答: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三个关键疑问

Q:日军“失踪士兵”真的找不到吗?

A:志村菊次郎20分钟后即归队,但日方故意隐瞒,将其作为扩大战争的借口。


Q:29军为何初期被动?

A:受制于南京 *** “不扩大事态”指令,加之装备悬殊(日军每连配6挺机枪,29军仅2挺),导致前期伤亡惨重。


Q:卢沟桥与“九一八”有何本质区别?

A:“九一八”是关东军擅自行动,而卢沟桥事变由日本内阁批准,标志着日本 *** 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。

上一篇:手机怎么连接监控摄像头_手机连接监控摄像头步骤
下一篇:网易云手机怎么登录_网易云手机版下载安装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