饱字组词有哪些_饱字词语怎么用

新网编辑 2 2025-09-08 03:21:04

“饱”字常见三字词语大盘点

先给一张速查表,把日常最容易见到的“饱”字三字词语一次性列出来:

饱字组词有哪些_饱字词语怎么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  • 饱眼福
  • 饱口福
  • 饱耳福
  • 饱经霜
  • 饱蘸墨
  • 饱鼓鼓
  • 饱腾腾
  • 饱胀胀

饱眼福:到底“看饱”了什么?

“饱眼福”并不是把眼睛当胃,而是指视觉获得极大满足。比如:

去故宫看《千里江山图》真迹,人潮汹涌,但那一抹青绿足以让人饱眼福

自问:为什么不说“饱眼胃”?
自答:汉语习惯用“福”字表达享受,既文雅又带祝福意味。


饱口福:舌尖的“饱”与肚子的“饱”区别在哪?

舌尖的饱口福强调味觉体验,肚子的“饱”只是生理信号。举例:

  1. 在成都小吃街连吃十家,肚子撑了,但饱口福才刚刚开始。
  2. 米其林三星只尝一口,也能饱口福,因为味觉记忆被瞬间点亮。

饱耳福:声音也能“吃”?

是的,“饱耳福”专指听觉享受。场景示例:

  • 维也纳金色大厅听《蓝色多瑙河》,弦乐一起,观众立刻饱耳福
  • 深夜电台主播的低沉嗓音,让失眠的人饱耳福到天亮。

饱经霜:人生历练的“饱”

“饱经霜”常写作“饱经风霜”,把岁月比作冰霜,突出经历多、磨炼深

饱字组词有哪些_饱字词语怎么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那位老船长满脸皱纹,一看就饱经霜,却仍能稳稳掌舵。

自问:能否换成“吃尽风霜”?
自答:语感生硬,“饱”字自带“充分吸收”之意,更富诗意。


饱蘸墨:写字绘画的“饱”

“饱蘸墨”指毛笔吸墨饱满,引申为创作前情绪饱满

  1. 书法家饱蘸墨,一挥而就,力透纸背。
  2. 画家饱蘸墨后却迟迟不落笔,是在酝酿情绪。

饱鼓鼓、饱腾腾、饱胀胀:状态形容词里的“饱”

这三词都带叠音后缀,语感更生动:

  • 饱鼓鼓:形容袋子、肚子圆而鼓。
    例:快递箱饱鼓鼓,一拆全是零食。
  • 饱腾腾:带热气、丰盈之感。
    例:刚出笼的包子饱腾腾,白雾直冒。
  • 饱胀胀:略带不适的胀满。
    例:聚餐后肚子饱胀胀,只能瘫在沙发。

写作与口语中的活用技巧

1. 场景化嵌入

把词语放进具体画面,读者秒懂。
示例:
“雨后的古镇,青石板饱蘸墨般的湿,一脚踩下去,像踏进宋人山水。”

2. 对比式强调

用“未饱”对比“已饱”,效果翻倍。
示例:
“前菜已让我饱口福,主菜却迟迟不上,味蕾在期待里反而更饿。”

饱字组词有哪些_饱字词语怎么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3. 活用叠词节奏

叠音自带韵律,适合广告文案。
示例:
“这颗牛肉丸,咬开饱鼓鼓的汁,香气饱腾腾地扑出来。”


常见误用与纠正

误用纠正原因
饱眼服饱眼福“福”表享受,非“服”
饱经风桑饱经风霜“霜”是磨难意象,“桑”无关
饱胀胀地疼胀鼓鼓地疼“饱胀胀”已含不适,再加“疼”累赘

延伸思考:为何“饱”字能跨界五感?

汉语里,“饱”从胃出发,却占领眼、耳、舌、心,核心在于:

  • “满溢”意象:无论视觉、听觉,只要信息量足够大,都能产生“满”的心理感受。
  • “福”字加持:传统文化中“福”与“饱”常连用,赋予吉祥色彩,使“饱”超越生理,成为审美评价。
  • 叠音后缀:口语化表达让“饱”更灵动,从严肃到俏皮,一音之差,场景全变。

实战小练笔

试着用以下任意两个词语写一句广告语:

  • 饱眼福
  • 饱口福
  • 饱鼓鼓

示例答案:
“这颗流心月饼,一刀切下饱鼓鼓的奶黄,让你先饱眼福,再饱口福。”

上一篇:安卓手机怎么看wifi密码_无需root查看方法
下一篇:360手机游戏怎么下载_360手机游戏安全吗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