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属龙8月运势如何_属龙人八月财运好吗
1
2025-09-08
在早教绘本、幼儿园观察记录、亲子日记里,**动作描写词语**是连接“看见”与“感受”的桥梁。一个“蹒跚”比“走路”更能让人看到孩子摇晃的小身体;一个“扑腾”比“游泳”更能听见水花四溅的声音。
自问:词语越生动,读者越能感同身受吗?
自答:是的,但前提是词语必须贴合幼儿真实的动作幅度与情绪节奏。
自问:孩子跑起来是“哒哒哒”连拍,还是“咚——咚”间隔?
自答:前者用“疾跑”,后者用“慢跺”。
记录时先录视频,再回放数拍子,词语自然贴合。
把动作与声音、颜色、触感并置:
例句:他踮脚去够红气球,小鞋底在地砖上发出“吱”一声轻响,指尖划过胶面,凉凉的。
幼儿动作本就天然萌,比喻点到为止:
“蹒跚得像刚出壳的小企鹅”即可,避免堆砌。
她拽紧妈妈的衣角,小腿在半空踢蹬,像一条离水的小鱼。
只见他哧溜一下滑到底, *** 着地后又骨碌翻身爬起,笑声像一串银铃滚远。
眼皮打架,小手还在揉捏被角,身体慢慢蜷缩成一只温热的团子。
今晚睡前,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回忆今天最开心的动作:
1. 让孩子示范动作;
2. 家长说出三个动词;
3. 共同挑一个最像的,写进日记。
示例:
“我在客厅里像陀螺一样旋转,裙子飞成一朵大花。”
把词语卡片打乱,让孩子抽签做动作,家长猜词;或反过来,家长做动作,孩子挑卡片。既加深记忆,又锻炼大肌肉群。
自问:游戏化学习是否比死记硬背更有效?
自答:动作记忆与语言中枢联动,孩子记得更牢,还能提升身体协调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