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颇是词语吗_廉颇的典故有哪些

新网编辑 1 2025-09-08 03:24:15

“廉颇”到底是不是词语?

很多人之一次听到“廉颇”会下意识问:这只是一个古人名,还是现代汉语里可以独立使用的词语?答案是——“廉颇”在现代汉语里既是专有名词,也是具有典故义的文化词语。它不再单纯指战国名将本人,更常被用来象征“老当益壮”“宝刀未老”的精神。

廉颇是词语吗_廉颇的典故有哪些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词源追溯:从人名到文化符号
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,廉颇是赵国名将,以勇猛闻名。随着“负荆请罪”“尚能饭否”等故事代代相传,“廉颇”逐渐脱离具体人名,成为“虽年迈却仍有战斗力”的代名词。现代媒体在报道老将复出、资深专家再担重任时,常出现“老廉颇重披战袍”的写法,正是典故义的延伸。


廉颇的典故有哪些?

1. 负荆请罪:知错能改的象征

廉颇因不服蔺相如位居己上,扬言要羞辱对方;听闻蔺相如以国事为重的言论后,羞愧难当,背负荆条登门谢罪。这一典故被提炼为成语“负荆请罪”,用来形容主动认错、诚恳道歉。

2. 尚能饭否:不服老的千古一问

赵王想重新启用年迈的廉颇,派使者探视。廉颇一顿饭吃了一斗米、十斤肉,披甲上马,以示可用。使者受仇人贿赂,回报“廉将军虽老,尚善饭,然与臣坐,顷之三遗矢矣”,赵王遂弃用。后世辛弃疾写下“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把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老将壮志未酬的悲壮融为一体

3. 将相和:大局为重的合作典范

廉颇与蔺相如从对立到同心,被概括为“将相和”。它不仅是历史故事,更成为现代管理学、政治学中化解内部矛盾、实现团队协同的经典案例。


现代语用:廉颇怎样出现在今天的文本里?

  • 体育报道:“三十八岁的队长堪称足坛廉颇,连续三场打满九十分钟。”
  • 科技评论:“这款十年前发布的操作系统,在更新补丁后依旧廉颇不老,跑分超越部分新机。”
  • 企业宣传:“研发团队里的几位老廉颇,带着年轻人三个月攻克了技术壁垒。”

常见疑问解答

问:写作文时可以把“廉颇”直接当形容词用吗?

可以,但需加引号或配合比喻,例如:“他像廉颇一样,年近花甲仍冲在抢险之一线”。单独说“他很廉颇”虽能听懂,却属口语化表达,正式文本慎用。

廉颇是词语吗_廉颇的典故有哪些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问:除了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”,还有哪些诗词化用这一形象?

刘克庄《沁园春》“老矣廉颇”,陈维崧《贺新郎》“廉颇健饭”,都以老将自况,抒发壮志犹存却生不逢时的感慨。


如何快速记住廉颇的三大典故?

用一句话串联:“廉颇负荆请罪显胸怀,尚能饭否展雄心,将相和传佳话”。先记情节,再悟精神,典故就不会混淆。


延伸思考:为何中国人偏爱“廉颇式”叙事?

农耕文明敬惜经验,宗法社会尊崇长者,使得“老而弥坚”成为集体审美。廉颇的故事恰好提供了可感可触的英雄原型:有过错能改,遇挫折不屈,年华老去仍被需要。这种文化心理延续至今,便不难理解为何“老廉颇”一词在中文语境里自带温度与敬意。

廉颇是词语吗_廉颇的典故有哪些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上一篇:学生手机推荐哪款好_学生手机怎么选
下一篇:兔子耳朵为什么那么长_兔子耳朵有什么作用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