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动是啥词语_不动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

新网编辑 2 2025-09-08 04:01:31

“不动”在现代汉语里的常见用法

很多人之一次听到“不动”会下意识联想到“静止”“不移动”。的确,在口语里,它经常与“别动”“一动不动”搭配,表示身体或物体保持原位。例如:

不动是啥词语_不动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  • 孩子被妈妈喝止:“站着不动,车还没停稳!”
  • 快递箱太沉,我搬不动

“不动”在古文里的多重身份

1. 作动词:安定、不扰
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有句:“师出不逾时,惧民之不动也。”这里的“不动”并非“不移动”,而是“民心不安”。可见先秦时期,“动”有“骚动、惊扰”之义,“不动”即“安定”。


2. 作形容词:坚定不移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我四十不动心。”孟子说自己四十岁后再也不会因外界诱惑而心旌摇曳。“不动心”后来演化为成语,形容意志坚定


3. 作名词:佛教术语

《维摩诘经》提到“不动地”,指菩萨修行第八地,烦恼不再动摇其菩提心。此处“不动”已抽象为精神境界
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问:古文里“按兵不动”的“不动”是“不前进”吗?

答:既是也不是。表面指军队不前进,深层含义是保持阵形、静待时机,含“镇定”之意。

问:“岿然不动”与“纹丝不动”区别在哪?

答:

不动是啥词语_不动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  • 岿然不动:突出高大稳固,如山岳般不可撼动,多用于抽象事物,如信念。
  • 纹丝不动:强调毫无动静,常用于具体物体或人体。

从“不动”看古今词义演变

语言像河流,词义会随时间改道。“动”在先秦有“惊扰”义,中古引申为“行动”,现代再缩小为“移动”。于是:

  1. 先秦“不动”=安定民心
  2. 汉唐“不动”=不举兵、不动作
  3. 宋明“不动”=心志坚定
  4. 现代“不动”=不移动

写作与翻译中的避坑指南

场景一:古籍翻译

若见原文“众庶不动”,切勿译成“百姓不移动”,应译为百姓安定

场景二:诗词鉴赏

杜甫《阁夜》“卧龙跃马终黄土,人事音书漫寂寥”后句有版本作“人事音书不动寂寥”。此处“不动”作副词,表不搅动、不打破,全句意为“音信全无,更添寂寥”。


“不动”在成语里的身影

  • 不动声色:内心活动不显露于表情与声音。
  • 雷打不动:比喻意志或规则极其坚定,连雷击都不改。
  • 寂然不动:出自《易经》,形容本体宁静,感而遂通。

小结之外的延伸思考

下次再遇到“不动”,不妨先问三个问题:

  1. 语境是军事、心理还是佛教?
  2. 主语是人、军队还是山岳?
  3. 作者想强调“安定”“坚定”还是“静止”?

把这三个问号拉直,就能准确捕捉“不动”的真义,而不会被现代语感牵着鼻子走。

不动是啥词语_不动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上一篇:冰天雪地旅游最佳时间_如何保暖
下一篇:户外自由的感觉是什么_如何真正体验野外无拘无束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