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见自己快要结婚了_意味着什么
5
2025-09-08
很多人在成年之后,突然发现曾经信誓旦旦要当宇航员、画家、歌手的自己,如今连提起梦想都觉得尴尬。原因通常有三点:
找一张白纸,写下10岁时最想做的五件事,不用考虑可行性。写完问自己:
“哪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会心跳加速?”
如果答案是“在森林里盖树屋”,说明你对自然与创造的渴望仍在。
以“成为歌手”为例,成年后的你可能无法参加选秀,但可以:
- 每周去KTV练歌两次,录成短视频
- 报名社区合唱团,先站上小型舞台
- 学习基础乐理,用吉他弹唱之一首原创
把宏大目标拆成30分钟内能完成的动作,阻力会瞬间变小。
独自坚持很难,找到同频的人能大幅提升成功率:
- 在豆瓣小组搜索“30岁学画画”“成人钢琴打卡”
- 加入线下兴趣班,观察同学的作品获得反馈
- 每月组织一次“童年梦想分享会”,轮流展示进度
当有人为你的树屋设计图鼓掌时,放弃的念头会减少80%。
真相是90%的梦想可以用业余时间孵化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经营酒吧期间每天凌晨4点写作,坚持了三年才出版之一本小说。
“等孩子上小学”“等存够20万”往往变成无限拖延。试试“2小时启动法”:今晚就空出2小时,完成梦想相关的之一件小事,比如下单一本绘画教程。
有人把爱好变成工作后反而失去热情。不妨保留梦想的“纯粹性”:
- 把画画当作疗愈方式,而非接商稿
- 用摄影记录生活,不追求器材升级
- 把舞蹈课当作每周的“快乐仪式”
当梦想不必背负赚钱KPI,它反而能持续更久。
阿杰从小梦想当宇航员,却被家人安排读了计算机。去年,他偶然看到NASA招募志愿者模拟火星生活的消息,报名后落选。但他没有放弃:
上个月,他收到欧洲航天局的邮件:“您的项目入选青少年科普计划,邀请您作为讲师赴巴黎培训。” 虽然不是真的登上火星,但他离星空更近了一步。
Q:如果尝试后发现梦想不适合怎么办?
A:童年梦想是“指南针”而非“紧箍咒”。就像6岁想开糖果店,长大后可能变成甜品师、食品设计师,甚至美食博主。关键不是复刻童年幻想,而是抓住它背后的核心渴望——对甜蜜、创造、分享的向往。
Q:家人强烈反对怎么办?
A:用“可视化成果”打破偏见。比如先画完50张速写装订成册,放在客厅;录一首歌存在家庭群里。当父母看到你眼里的光,反对声会渐渐变成“注意别熬夜”。
现在,请闭上眼睛,想象10岁的自己正站在你面前,手里拿着那张泛黄的梦想纸条。Ta问你:
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
你的答案,决定了今晚要不要打开那包搁置多年的彩色蜡笔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