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慈子孝是什么意思_父慈子孝的现代价值
18
2025-08-23
翻开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7版,确实能查到“口嚼”这一词条,释义为“用牙齿反复磨碎食物”。既然权威辞书收录,**它当然属于规范词语**,只是使用频率远低于“咀嚼”。
北方方言常说“嚼东西”,南方则多用“咬”“啃”,**“口嚼”反而显得书面化**,日常对话里自然少见。
对比维度 | 口嚼 | 咀嚼 |
---|---|---|
语体色彩 | 偏书面 | 通用 |
使用场景 | 医学报告、食品说明书 | 日常对话、文学作品 |
搭配对象 | 口香糖、槟榔 | 食物、回忆、文字 |
《齐民要术·餳餔》记载:“**取麦芽口嚼,汁出乃止**”,可见早在北魏时期,这个词就用于描述制糖工艺。
某品牌口香糖背面写着:“建议每次口嚼不超过20分钟”,这里用“口嚼”比“咀嚼”更显专业。
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》论文写道:“实验组每日进行标准化口嚼训练”,**此处若换成“咀嚼”反而失去术语的精确性**。
Q:写作文用“口嚼”会扣分吗?
A:不会,但需看文体。说明文可用,记叙文建议换成“咀嚼”更自然。
Q:方言里有没有类似说法?
A:粤语“噍”(giu)、客家话“啮”(ngat)都表示类似动作,但写法不同。
从“口嚼”的案例可见,**一个词语是否活跃,取决于使用场景而非词典收录**。就像“手机”取代“行动电话”,“口嚼”或许会在特定领域持续存在,却难回日常主流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