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蛇遇鸡年运势如何_2025年财运感情事业全解析
4
2025-09-08
手机信令(Mobile Signaling)是终端与基站、核心网之间为建立、维持、释放通信链路而交换的控制信息。它像“交通信号灯”,指挥语音、短信、数据何时走哪条“车道”。与通话内容、短信正文、APP数据不同,信令只记录“谁、何时、在哪个基站、做了什么动作”,因此属于脱敏后的时空轨迹数据。
获取路径只有一条——运营商侧采集。手机每做一次位置更新、呼叫请求、切换基站、关机、开机,都会触发信令;运营商的信令监测系统(如华为的SIG、爱立信的ENM)会把这些原始XDR(eXtended Detail Record)写入大数据平台。外部机构想使用,需经过:
个人无法直接抓取,市面所谓“手机信令APP”均为营销噱头。
一条典型记录包含:
数据量极大,单省每天可产生TB级。
住建部门用夜间常驻基站占比推算实际居住人口,误差<3%,比传统普查提前半年拿到结果。
高速集团把信令轨迹与门架收费数据融合,15分钟更新一次拥堵指数,节假日预测准确率提升到92%。
连锁便利店通过工作日12:00-13:00的基站人流量热力图,把新店坪效提升了27%。
2022年某市用信令回溯密接,平均追踪时长从8小时压缩到45分钟。
维度 | 手机信令 | GPS | Wi-Fi探针 |
---|---|---|---|
采样触发 | 通信事件驱动 | 定时上报 | Probe Request |
覆盖范围 | 全国无缝 | 室外为主 | 室内热点 |
精度 | 50-500米 | 5-10米 | 5-30米 |
功耗 | 无额外耗电 | 高 | 中 |
用户感知 | 无 | 需授权 | 需打开Wi-Fi |
结论:信令胜在“全量、无感、实时”,但精度不足时可与GPS/Wi-Fi互补。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28条把“行踪轨迹”列为敏感信息。合规要点:
违规案例:2021年某数据公司因向房企出售精确到50米的个人轨迹,被罚没收入并吊销执照。
拿到样本后,先做四步体检:
通过上述步骤,数据可用率可从78%提升到94%。
5G引入CU/DU分离、 *** 切片、毫米波,信令量将增长10倍,但价值也更高:
运营商已在上海、深圳试点5G信令+数字孪生城市,实时渲染百万级人群流动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