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之一部智能手机诞生于1992年,由IBM工程师Frank J. Canova Jr.团队推出,型号为IBM Simon。**
---
###
“智能手机”概念究竟从何而来?
在回答“谁发明了智能手机”之前,必须先厘清“智能手机”的定义。
- **早期定义**:具备 *** 功能,同时能运行第三方应用、拥有触控屏或全键盘、支持数据通信。
- **现代定义**:在移动操作系统上运行丰富应用生态,具备多任务处理、传感器、高速 *** 。
**IBM Simon之所以被公认为之一部智能手机,正因为它同时满足早期定义的全部要素。**
---
###
IBM Simon:被遗忘的里程碑
#### 诞生背景
1992年,IBM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OMDEX展会上首次展示Simon原型;1994年由BellSouth正式销售,售价899美元。
#### 核心规格一览
- **处理器**:NEC V30HL 16 MHz
- **内存**:1 MB RAM / 1 MB ROM
- **显示屏**:4.5英寸单色LCD,分辨率160×293,电阻触控
- **通讯**:G *** 蜂窝 *** + 传真/调制解调器(14.4 kbps)
- **应用**:通讯录、日历、邮件、记事本、世界时钟,甚至可安装第三方“PCMCIA卡”应用
**亮点:IBM Simon把“手机+PDA+传真机”三合一,首次让“移动办公”成为可能。**
---
###
为什么不是苹果或诺基亚?
#### 苹果的角色
- **Newton MessagePad(1993)**:虽具备触控和PDA功能,但无蜂窝通讯,只能算“智能PDA”。
- **iPhone(2007)**: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交互,但距Simon已过去15年。
#### 诺基亚的角色
- **Nokia 9000 Communicator(1996)**:采用GEOS操作系统,支持电子邮件和Web,但需翻开全键盘,更像“迷你笔记本”。
- **Symbian时代**:诺基亚推动了智能手机普及,却非“首创”。
**结论:苹果和诺基亚是“智能手机大众化”功臣,而非“发明者”。**
---
###
Frank J. Canova Jr.:幕后功臣的故事
#### 灵感来源
Canova在佛罗里达 Boca Raton 实验室工作时,发现销售人员需要随时查看客户资料,于是提出“把电脑塞进大哥大”。
#### 技术难题与突破
- **电池续航**:镍氢电池只能维持1小时通话,团队通过动态降频和屏幕休眠延长到4小时待机。
- **触控精度**:早期电阻屏误差大,Canova引入“预测算法”减少误触。
- **应用生态**:设计PCMCIA插槽,用户可插入存储卡或扩展调制解调器,**奠定模块化思路**。
#### 商业遗憾
受制于高昂售价与 *** 覆盖不足,IBM Simon仅售出5万部,1995年停产。Canova后来加入Palm,继续推动手持设备演进。
---
###
智能手机进化时间轴:从Simon到iPhone
- **1996**:Nokia 9000 Communicator,全键盘+GEOS
- **1998**:Qualcomm pdQ,首款CDMA智能手机
- **2000**:Ericsson R380,Symbian OS + 翻盖触控
- **2002**:BlackBerry 5810,邮件推送成杀手级应用
- **2007**:iPhone,电容屏+App Store,引爆移动互联网
- **2008**:HTC Dream(G1),首款Android手机
**每一次迭代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:如何让“智能”更贴近人类直觉。**
---
###
常见疑问解答
#### Q:IBM Simon能装微信吗?
A:不能。Simon的PCMCIA卡仅支持专用应用,且 *** 速率仅14.4 kbps,无法承载现代协议。
#### Q:为什么很多人误以为是苹果发明?
A:iPhone把“智能手机”带入大众视野,品牌声量盖过了历史,形成“认知偏差”。
#### Q:Simon的触控和今天的电容屏有何区别?
A:Simon使用电阻屏,需用力按压;电容屏靠人体电流,支持多点触控,体验更顺滑。
---
###
对现代行业的启示
1. **模块化思路**:PCMCIA插槽预示了今天的eSIM与可扩展存储。
2. **生态先行**:Simon失败在于缺乏应用商店,而App Store与Google Play成为平台竞争核心。
3. **价格门槛**:高昂售价阻碍普及,千元机策略让智能手机走向全球。
**IBM Simon虽昙花一现,却为整个行业点亮了之一盏灯。**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