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到底卖多少钱?首发价与渠道价差在哪?
苹果手机之一代在2007年6月29日于美国上市,官方给出的**4GB版本售价499美元**,**8GB版本售价599美元**。
当时国内没有行货,水货市场首批报价高达**6800—8800元人民币**,比美国本土贵出一倍还多。
为什么差距这么大?
- 首批货源稀少,黄牛层层加价
- 解锁卡贴成本被算进售价
- 国际运费与关税叠加
---
配置参数到底如何?拿到今天还能用吗?
**屏幕**:3.5英寸TFT,分辨率320×480,163 ppi
**处理器**:三星S5L8900,单核412 MHz,PowerVR MBX Lite GPU
**内存**:128 MB LPDDR
**存储**:4 GB / 8 GB 两种闪存,不支持扩展
** *** **:仅支持2G EDGE,无3G、无Wi-Fi 802.11n
**摄像头**:后置200万像素,无前置、无闪光灯、无自动对焦
**电池**:1400 mAh 不可拆卸,官方标称通话8小时、待机250小时
**系统**:出厂搭载iPhone OS 1.0,更高可升级至3.1.3
拿到今天还能用吗?
基本只能当闹钟或音乐播放器,微信、支付宝、地图全部无法安装,因为**App Store更低要求iOS 9**。
---
它为何被称作“重新定义手机”?
**多点触控电容屏**
过去智能手机普遍使用电阻屏+手写笔,苹果把电容屏与多点触控结合,实现**双指缩放、滑动解锁**等直觉操作。
**全网页浏览器**
Safari首次把桌面级HTML渲染带到手机,**完整显示网页而非WAP *** 版**,双击自动放大段落阅读体验惊人。
**无键盘一体化设计**
实体键盘被一块玻璃取代,**机身仅有一个Home键**,为后续全面屏埋下伏笔。
---
与同时代对手对比,差距有多大?
| 项目 | iPhone 2G | 诺基亚N95 | 黑莓8800 |
|---|---|---|---|
| 屏幕 | 3.5英寸电容多点触控 | 2.6英寸TFT键盘机 | 2.4英寸QVGA |
| *** | EDGE 2G | HSDPA 3.5G | EDGE 2G |
| 应用生态 | App Store雏形 | 塞班S60第三版 | Java ME |
| 摄像头 | 200万无自动对焦 | 500万卡尔蔡司 | 200万 |
| 操作方式 | 触控手势 | 键盘+五向键 | 全键盘滚轮 |
结论:iPhone在网速、拍照上并不领先,但**交互方式与软件体验**甩开对手整整一个时代。
---
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**Q:现在还能买到全新未拆封的苹果手机之一代吗?**
A:理论上存在收藏级密封机,拍卖行偶尔出现,**成交价在8万—15万元人民币**之间,但99%号称“全新”的都是翻新。
**Q:它支持4G/5G吗?**
A:不支持,**基带仅支持G *** 850/900/1800/1900 MHz**,连3G都没有,插上4G卡也只能回落2G。
**Q:能否自己更换电池?**
A:可以,但**需要吸盘、撬棒、五角螺丝刀**,电池排线隐藏在金属屏蔽罩下方,新手动手成功率不足50%。
---
收藏与怀旧:值得入手吗?
- **情怀党**:成色好的二手机在600—1200元之间,可当桌面摆件。
- **极客党**:越狱后可装早期Cydia插件,体验iOS 1.x的拟物图标。
- **投资党**:仅推荐**未激活、 *** 配件、原盒塑封**的评级机,普通二手无升值空间。
---
拆机探秘:内部做工有多超前?
- **主板**:双层PCB,处理器与闪存采用PoP封装,节省空间。
- **触控层**:与显示屏分离,排线从顶部引出,降低维修难度。
- **天线**:底部黑色塑料带即是天线窗口,避免金属机身屏蔽信号。
---
一代到今天的演变脉络
2007年:iPhone 2G——**多点触控+全网页浏览器**
2008年:iPhone 3G——**加入3G *** 与App Store**
2010年:iPhone 4——**Retina屏幕+自研A4芯片**
2017年:iPhone X——**全面屏+Face ID**
2023年:iPhone 15 Pro——**钛合金+USB-C+3nm芯片**
回望之一代,它更大的贡献不是参数,而是**把“手机”变成了“个人计算终端”**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