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炖排骨怎么做?答案是:先焯水再清炖,汤色更清澈、肉香更纯正。下面用一篇实操笔记带你拆解每一步,照着做就能端出奶白鲜香的一锅。
为什么清炖排骨一定要先焯水?
很多人图省事把排骨直接下锅,结果汤面浮满血沫,腥味盖也盖不住。
**焯水三大作用**:
- 逼出血水与杂质,汤色透亮
- 收紧表层蛋白,炖煮时不易碎
- 去腥提香,为后续调味打基础
**自问自答**:焯水会不会把鲜味也焯掉?
不会。鲜味物质主要锁在骨髓和肌肉纤维里,短暂焯水只带走血水,反而让后味更干净。
---
焯水正确姿势:水温、时间、配料一次说清
1. **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?**
冷水下锅。排骨与水同步升温,血沫才能彻底析出;热水会让表面瞬间凝固,血水被“封”在肉里。
2. **水里加什么?**
葱段、姜片、两勺料酒,去腥三件套足矣。花椒、八角此时别放,会抢清炖的鲜。
3. **焯多久算到位?**
水开后撇沫,再煮两分钟,看到排骨断面由红转灰即可捞出。
---
清炖环节:水量、火候、锅具的黄金组合
**水量**:没过排骨三指,中途不添水,否则汤味寡淡。
**火候**:
- 大火烧开两分钟,让汤面油脂乳化,汤色开始泛白
- 转小火保持“菊花泡”,炖足一小时,骨髓里的胶原才能完全释放
**锅具选择**:
- 砂锅:保温强,汤更浓
- 铸铁锅:受热均匀,省时十分钟
- 电压力锅:高压二十分钟,味道略逊但胜在快捷
---
提鲜不腥的三大隐藏技巧
- **加一小把炒米**:米汤乳化,汤色奶白更诱人
- **最后十分钟放枸杞**:久煮发酸,后放颜色亮、味道甜
- **盐别早放**:提前加盐会让蛋白质过早凝固,肉柴汤淡,关火前五分钟调味更佳
---
清炖排骨的万能搭配公式
**基础版**:排骨+姜片+葱段+清水
**进阶版**:
- 清甜口:加玉米段、胡萝卜块
- 药膳口:加淮山、红枣、玉竹
- 酸爽口:出锅前淋半勺白米醋,开胃不腻
---
常见翻车点与急救方案
1. **汤发黑**
原因:焯水后没洗净,锅底焦糊
急救:立即换锅,加两片新鲜白萝卜吸附杂色
2. **肉发柴**
原因:炖煮中途开盖频繁或火太大
急救:关火静置二十分钟,余温回软
3. **腥味重**
原因:焯水时间不足或料酒挥发殆尽
急救:加两片新鲜柠檬皮,小火煮三分钟去腥
---
清炖排骨的保存与二次加工
- **冷藏**:汤与肉分装,三天内吃完
- **冷冻**:肉块单独包,汤熬浓成高汤块,可存一个月
- **二次加工**:隔夜排骨汤下面条,撒葱花就是一碗高汤面;或加豆腐、白菜做成暖锅
---
实战时间轴:从备料到上桌只需90分钟
- 0-10分钟:排骨泡水去血水
- 10-20分钟:冷水下锅焯水,洗净备用
- 20-30分钟:砂锅加水烧开,放入排骨与姜片
- 30-90分钟:小火慢炖,最后十分钟加盐、枸杞
- 90分钟:关火焖五分钟,撒葱花出锅
---
关于清炖排骨的Q&A
**Q:用脊骨代替肋排可以吗?**
A:可以,但脊骨油脂多,焯水时多撇一次沫,炖好后把浮油打掉。
**Q:电炖锅能做出奶白色吗?**
A:能。先用“快炖”档烧开十分钟,再转“慢炖”两小时,效果接近明火。
**Q:清炖排骨汤能直接给婴儿喝吗?**
A:去掉表面油脂,稀释一倍,少量尝试,确认无过敏再继续。
---
照着这份笔记操作,厨房新手也能端出汤色奶白、肉质酥烂的清炖排骨。关键就一句:**焯水别偷懒,火候要温柔**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