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式油炸糕怎么做?
先把黄米面烫熟、包入豆沙、下锅炸到金黄,外酥里糯就是地道味道。
一、原料准备:选对面粉和馅料就成功一半
**黄米面**是灵魂,北方也叫“黍子面”,买不到可用糯米粉与玉米面按7:3代替,但香气略逊。
**豆沙馅**建议自制:红豆泡一夜,高压锅压烂后加红糖炒至抱团,冷却后搓成小球备用。
**辅助材料**:温水、酵母、白糖、食用油(炸制用)。
---
二、和面技巧:烫面与发酵的黄金比例
1. **烫面**:把黄米面倒入盆中,边倒沸水边用筷子搅成絮状,水量约为面粉的65%,**面团略烫手但能成团即可**。
2. **降温**:稍凉后加酵母(每500克面加3克)和一小撮白糖,揉至光滑,盖保鲜膜醒发30分钟。
3. **检验**:手指戳洞不回缩,内部呈蜂窝状即发酵完成。
---
三、包馅手法:不露馅的秘诀
- **分剂子**:醒好的面团搓条,切成乒乓球大小剂子,**每个约40克**。
- **捏窝窝**:手心蘸油防粘,把剂子按成碗状,放入10克豆沙球。
- **收口**:虎口旋转向上收,**最后捏掉多余面头**,轻轻按扁成1.5厘米厚的小饼。
---
四、油温控制:外酥里糯的关键
**初炸**:锅中倒油没过糕坯,烧至五成热(筷子插入冒小泡),轻放糕坯,**中火炸2分钟定型**。
**复炸**:捞出升高油温至七成热,回锅炸30秒,**表面迅速起酥壳**,颜色金黄即可。
**沥油**:捞出后放厨房纸上吸油,趁热吃最香。
---
五、常见问题Q&A
**问:为什么炸完表皮发硬?**
答:烫面水温不够或炸温过低,面团未充分糊化,**务必用沸水一次性烫透**。
**问:豆沙总爆馅怎么办?**
答:收口处面太薄或馅太湿,**豆沙炒干些,收口多留1厘米厚面边**。
**问:能否提前做生坯冷冻?**
答:可以,包好后撒干粉防粘,密封冷冻,**炸前无需解冻,直接冷油下锅慢火升温**。
---
六、风味升级:老饕私藏小改动
- **糖馅版**:把豆沙换成白糖+熟面粉+芝麻,咬一口流糖汁。
- **椒盐版**:面团里揉进少许盐和花椒粉,配咸菜吃更解腻。
- **油炸糕伴侣**:蘸炼乳或撒黄豆粉,年轻人更爱。
---
七、保存与回热
**常温**:炸好当天吃完更佳,隔夜会变硬。
**冷藏**:密封冷藏可存2天,吃前用烤箱180℃烤5分钟恢复酥脆。
**复炸**:冷糕切片,平底锅少油煎至两面焦脆,口感接近现炸。
---
八、老味道背后的故事
过去腊月二十三祭灶,奶奶总用铁锅炸一大盆,满屋油香混着黍米甜。糕坯下锅时“呲啦”一声,像把旧岁的烦恼都炸开。如今超市有速冻版,却少了那股柴火气和等待发酵的耐心。想留住记忆,就亲手烫一盆黄米面,让厨房再次弥漫童年味道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