圈饼到底属于哪一类面食?
圈饼在北方叫“焦圈”,在南方常被称作“油炸圈”,本质上是**发酵面团经油炸后形成的环形脆饼**。它的口感介于油条与麻花之间,外酥内软,带微微碱香。想做出地道风味,之一步就是**选对面粉与配比**。
---
配方比例:为什么有人做的圈饼发硬?
常见失败原因:
- 面粉筋度太高,炸后回缩
- 碱量不足,成品颜色浅、口感寡淡
- 油温过低,吸油发腻
**推荐家庭配方**
- 中筋面粉:500g
- 温水:260ml(35℃左右)
- 老面肥:80g(或干酵母5g+泡打粉3g)
- 食用碱:3g(溶于10ml温水)
- 盐:5g
- 食用油:适量(炸制用)
---
和面与醒面:怎样判断面团“醒到位”?
1. **和面**
将面粉、盐混合,分次倒入温水与老面肥,用筷子搅成絮状后揉至表面光滑。
2. **一次醒发**
盖保鲜膜,28℃环境静置2小时,体积膨胀至2倍大,内部呈蜂窝状。
3. **兑碱**
手指蘸碱水,在面团中心戳洞,洞口不立即回缩、闻起来无酸味即可。
4. **二次醒发**
分割成50g小剂子,搓条静置15分钟,让面筋松弛,**后续更易抻圈不缩**。
---
整形手法:如何快速做出均匀圆圈?
- **搓条**:将剂子搓成20cm长条,粗细如筷子。
- **对接**:两端蘸水,重叠1cm轻压,形成无缝圆环。
- **防粘**:案板撒薄粉,圈坯间隔摆放,避免粘连。
**关键点**:圈坯厚度需一致,炸时受热才均匀;若喜欢更脆口感,可将圈坯压扁成0.5cm厚。
---
油炸温度:几度下锅才能鼓泡不焦?
- **初炸**:油温170℃,圈坯下锅后10秒内浮起,**用筷子轻压边缘**,帮助膨胀成“游泳圈”状。
- **复炸**:升高至190℃,下锅5秒立刻捞出,逼出多余油脂,颜色呈**深琥珀色**。
**自检 *** **:丢一小块面团,3秒内浮起并周围冒小泡,油温即达标。
---
风味升级:圈饼怎么做好吃?
1. **椒盐版**
在兑碱步骤加入花椒粉2g、五香粉1g,炸后趁热撒粗盐粒。
2. **芝麻糖霜版**
圈饼冷却后,表面刷麦芽糖水,滚一层白芝麻,再筛糖粉。
3. **夹馅版**
将豆沙或枣泥搓成细条,包入面团后整形,油炸时馅料微融,形成**流心效果**。
---
保存与回脆:隔夜圈饼如何恢复酥脆?
- **短期**:晾凉后装纸袋,室温存放1天,食用前150℃烤箱烤3分钟。
- **长期**:冷冻保存,食用时无需解冻,180℃空气炸锅5分钟,**口感接近现炸**。
---
常见问题Q&A
**Q:没有老面肥能否用酵母代替?**
A:可以,但需增加0.5g食用碱平衡酵母酸味,且醒发时间缩短至1小时。
**Q:炸好的圈饼表面起泡不均匀?**
A:碱水未揉匀或油温波动大,建议碱水分三次揉入,炸制时用温度计监控。
**Q:能否用空气炸锅替代油炸?**
A:可行但口感偏硬,需在圈坯表面刷薄油,180℃预热后炸8分钟,中途翻面一次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