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移民到底难不难?
答案:不算难,但门槛逐年提高,核心在于“长期贡献”与“融入能力”。
---
官方通道全解析:四条主流路径
1. 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(GIP)
- 投资门槛:250万新币起,投向本地基金或设立家族办公室
- 审批周期:6–9个月,一步到位拿PR
- 隐藏条件:需证明过去三年企业年营业额≥2亿新币,且行业为新加坡重点扶持领域
2. 就业准证(EP)转PR
- 薪资基准:2024年起EP更低月薪5,500新币,金融行业6,000新币
- 打分制:COMPASS框架需达40分,学历、公司国籍多样性、稀缺技能各占分
- 居住时长:建议至少24个月再递交,期间税单与CPF记录要漂亮
3. 科技准证(Tech.Pass)
- 面向人群:月薪≥10,000新币的科技高管或连续创业者
- 优势:无需雇主担保,可自由跳槽或创业
- 转PR关键:需在新加坡落地真实项目,雇佣本地员工
4. 家属与结婚移民
- 配偶/子女:持EP或PR即可为直系亲属申请长期探访准证(LTVP),后续转PR
- 结婚移民:与新加坡公民结婚满两年且共同居住,可申请PR,但ICA会严查婚姻真实性
---
容易被忽视的三项隐形条件
① 社会融合度
ICA会查看义工记录、社区推荐信、孩子是否就读本地学校。建议每月至少参与2次社区活动并保留照片。
② 税务与公积金贡献
连续3年个人所得税缴纳额高于行业平均20%,CPF账户每月供款≥1,200新币,能显著加分。
③ 无犯罪记录公证
除中国无犯罪公证外,任何居住超过6个月的国家都需提供证明,且需经新加坡驻该国使馆认证。
---
申请PR材料清单(按优先级排序)
- 护照整本扫描件(含空白页)
- 过去6个月工资单+银行流水(显示固定薪资入账)
- IRAS官方税单(Notice of Asses *** ent)
- 公司推荐信(注明职位、入职时间、年薪,需HR签字)
- 学历认证(中国学历需做CHSI认证)
- 结婚证/出生证(如适用,需翻译公证)
---
DIY还是找中介?
DIY成功率:若材料完整、逻辑清晰,EP转PR成功率约65%;
中介价值:擅长包装“融入故事”,如设计公益项目、优化COMPASS打分,但费用高达8,000–15,000新币。
---
拒签后如何翻盘?
常见拒签原因
- 居住时间不足(建议EP持有者住满30个月再申)
- 薪资波动大(如奖金占比过高)
- 公司规模小(员工<10人会被质疑稳定性)
翻盘策略
- 补充材料:提交新公司offer letter,涨薪20%以上
- 社区背书:获取议员或慈善机构推荐信
- 二次申请间隔:至少12个月,期间避免频繁换工作
---
时间线参考(以EP转PR为例)
阶段 | 耗时 | 关键动作 |
入职新加坡 | 第0个月 | 确保EP获批,开通CPF账户 |
稳定居住 | 第6–24个月 | 每年报税,参与社区活动 |
准备材料 | 第25个月 | 整理税单、推荐信、学历认证 |
在线申请 | 第26个月 | 登录ICA官网填写e-PR,上传PDF |
等待批复 | 第27–36个月 | 期间可补充材料,但勿催促 |
---
最后三问三答
Q:持LTVP能否直接工作?
A:需额外申请工作准证(LOC或EP),不可直接就业。
Q:PR获批后多久可入籍?
A:居住满24个月且过去12个月离境<90天,可申请公民。
Q:PR会被取消吗?
A:若连续5年无新加坡纳税记录,或触犯法律,PR身份可被撤销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