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到澳洲PR后,之一笔福利何时到账?
**等待期**是关键词。大多数新PR需要坐满104周(两年)的“福利等待期”,但以下项目例外:
- **Medicare全民医保**:下签当天即可申请,看病、买药直接报销或减费
- **新生儿预付款**:孩子出生前已获PR,且家庭收入低于门槛,可立即领取
- **灾难补助**:如山林洪水等突发公共事件,无需等待期, *** 自动发放
**分割线**
医疗福利:Medicare到底覆盖到什么程度?
**免费≠全包**,Medicare的核心是“必要医疗”。
- **全免项目**:公立医院急诊、住院、手术、部分专科门诊
- **部分报销**:GP门诊报销100%,专科门诊报销85%,差额需自付或买私人保险
- **药品福利PBS**:处方药自付上限$30/次,低收入卡持有者降至$7.70
- **海外互惠**:持Medicare可在英国、新西兰、意大利等11国享急诊免费
**自问自答**
Q:私立医院生孩子能报吗?
A:可以,但需先买私人保险并等待12个月产科条款,否则Medicare只报75%医生费,住院费自付。
**分割线**
育儿福利:从怀孕到大学, *** 帮你养?
**三大补贴+两大假期**
1. **Parental Leave Pay**:税前$882.75/周,最长18周,需在孩子出生前工作330小时
2. **Dad and Partner Pay**:给父亲或伴侣的$882.75/周,最长2周
3. **Family Tax Benefit**:分两档,年收入低于$80,000的家庭每孩更高$5,000+/年
4. **Child Care Subsidy**:报销托儿费50%-90%,收入越低、工时越长,比例越高
5. **大学助学贷款**:PR子女可申HELP贷款,学费 *** 垫付,收入达$51,550/年才开始扣还
**分割线**
案例:双职工家庭育儿账
- 家庭年收入$120,000,两娃上托儿所3天/周
- **托儿费**:$120/天×2孩×3天×48周=$34,560
- **补贴**:收入档位补贴70%,实际自付$10,368
- **Family Tax Benefit**:两孩合计约$7,000/年
- **净育儿成本**:仅$3,368/年,相当于每周$65
**分割线**
养老与失业:澳洲的“铁饭碗”长什么样?
**养老金Age Pension**
- **领取年龄**:1957年后出生需67岁
- **资产测试**:自住房外资产低于$301,750(单身)或$451,500(夫妻)可领全额
- **金额**:单身更高$1,002.50/两周,夫妻各$755.70/两周
**JobSeeker失业救济**
- **金额**:单身无孩$749.20/两周,有孩$802.50/两周
- **义务**:每月需申请20个工作,参加培训或面试,否则减额停发
**分割线**
住房福利:PR也能申请“公屋”?
- **公屋排队**:各州政策不同,悉尼平均等待5-10年,偏远地区1-3年
- **首次置业补贴**:昆州$30,000,维州$10,000,需自住12个月
- **印花税减免**:首次置业房价低于$75万可免印花税,节省约$20,000
**分割线**
隐藏福利:这些冷门补贴别错过
- **能源补助**:每年$75-$$375,自动打到电费账单
- **交通补贴**:学生OPAL卡地铁半价,昆州大学生50%交通返现
- **法律援助**:家庭法、刑事纠纷可申请免费律师,收入低于$30,000/年优先
**分割线**
如何更大化福利?三条实战策略
1. **提前布局Medicare**:下签前在国内做全面体检,抵澳后立刻申请,避免等待期
2. **合理报税**:夫妻分开报还是合并报?育儿补贴与FTB挂钩,低收入方多报可提升额度
3. **跨州套利**:塔州公屋排队仅6个月,先搬去塔州拿身份,再转回大城市工作
**分割线**
常见误区澄清
- **“拿PR就能躺平”**:福利是兜底,不是替代收入,养老金仅覆盖基本生活
- **“福利会被滥用”**:Centrelink数据与ATO、海关联网,虚报收入更高罚$10,000+监禁
- **“入籍福利更多”**:PR与公民福利99%相同,仅差选举权、陪审团义务及海外领事保护
**分割线**
未来政策风向
- **育儿补贴收紧**:2025年起,家庭收入超$350,000将不再享受Child Care Subsidy
- **养老金年龄上调**:2035年或延至70岁,建议提前配置Super年金,雇主强制缴纳11.5%工资
**分割线**
一句话看懂澳洲福利体系
**“低中收入多补贴,高收入靠保险,养老靠Super,失业有底线。”**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