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以低税率、双语环境、优质教育和医疗体系,成为华人圈最热门的移民目的地之一。本文用问答形式拆解“怎么移民到新加坡”与“新加坡移民条件有哪些”两大核心疑问,帮助你在最短时间内理清路径、避开常见坑。
一、新加坡移民的五大主流通道
1. 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(GIP)
- 门槛:投资250万新币于本地基金或成立/扩张公司,并雇佣≥30名员工。
- 周期:6–9个月获批永久居民(PR)。
- 适合人群:净资产≥2亿新币的企业家或高净值投资人。
2. 就业准证(Employment Pass, EP)
- 门槛:月薪≥5,000新币(金融行业≥5,500),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及专业经验。
- 转PR:连续工作2–3年即可递交申请,成功率与行业、公司规模、纳税记录强相关。
3. 科技准证(Tech.Pass)
- 门槛:过去一年月薪≥10,000新币,或在市值≥5亿美元科技企业担任高管。
- 优势:无需先拿到新加坡offer,可先入境再创业或受雇。
4. 创业准证(EntrePass)
- 门槛:注册≤6个月的新加坡公司,获 *** 认可风投或拥有专利。
- 续签关键:公司年营业额≥10万新币且雇佣≥3名本地员工。
5. 家属及学生路径
- 配偶/子女:EP或PR持有者可为直系亲属申请Dependent Pass,后续单独申请PR。
- 学生:在新加坡就读 *** 中小学或公立大学满2年,通过一次国考即可申请PR。
二、新加坡移民条件有哪些?官方评分标准拆解
经济贡献维度
移民与关卡局(ICA)未公开打分表,但内部评估重点如下:
- 纳税金额:过去3年个人所得税≥10万新币,PR获批率显著提升。
- 行业稀缺度:金融科技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绿色能源人才优先。
- 公司资质:全球总部、区域总部或新加坡 *** 重点扶持企业加分。
社会融入维度
- 居住时长:每年离境≤60天,累计住满2.5年以上。
- 本地家庭纽带:配偶或子女为新加坡公民,PR获批概率提高30%以上。
- 社区贡献:参与志愿活动、慈善捐款、学校家协记录,可在ICA面试时加分。
个人背景维度
- 年龄:25–35岁黄金区间,超过45岁需更高经济贡献弥补。
- 学历:全球前100大学硕士或博士,可抵消部分年龄劣势。
- 无犯罪记录:需提供过去10年居住国无犯罪公证,任何酒驾记录都会被追问。
三、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没有大学学历,还能移民新加坡吗?
A:可以。若拥有10年以上高管经验且公司年营业额≥1亿新币,可通过GIP或家族办公室路径申请。
Q:先拿EP再转PR,被拒后怎么办?
A:ICA会给出“6个月冷却期”,期间需提升纳税、延长居住或换到紧缺行业,再次递交材料时附解释信。
Q:购买新加坡房产能直接拿PR吗?
A:不能。房产投资仅作为经济贡献辅助证明,仍需满足就业或投资类准证要求。
四、时间线:从申请到拿到PR需要多久?
阶段 |
最快时长 |
关键动作 |
EP/EntrePass获批 |
3周 |
公司注册、银行流水、商业计划书 |
开始纳税并居住 |
24个月 |
保持月薪≥5,000新币,每年报税 |
递交PR申请 |
6个月 |
上传IRAS税单、CPF记录、推荐信 |
PR获批 |
4–6个月 |
完成体检、宣誓仪式 |
五、费用清单:预算不到100万人民币也能移民?
- 官方费用:EP申请费330新币,PR申请费100新币/人。
- 公司维护:年审、会计、办公地址约3,000–5,000新币/年。
- 中介服务:若委托律师或移民顾问, *** 3–8万新币。
- 隐藏成本:强制中央公积金(CPF)雇主缴纳17%,需计入人力成本。
六、避坑指南:90%申请人忽略的四大细节
- 职位与学历倒挂:EP申请表中职位为“销售总监”却填写大专学历,易被质疑。
- 频繁跳槽:2年内换3家公司,ICA会怀疑工作稳定性。
- 漏报海外收入:IRAS与多国税务信息交换,隐瞒海外租金收入将导致拒签。
- 虚假住址:使用信箱或短期租赁地址,系统比对水电账单即识破。
七、成功案例:35岁程序员2年拿PR的实操路径
背景:国内211本科,8年Java开发经验,英语雅思6.5。
- 2022年3月:通过猎头拿到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offer,月薪6,800新币,EP一次获批。
- 2022年4月–2024年3月:连续24个月月薪维持7,000–7,500新币,个人所得税年缴约12,000新币。
- 2023年7月:结婚,配偶以Dependent Pass入境,同年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累计40小时。
- 2024年4月:在线递交PR申请,上传配偶怀孕证明、公司推荐信、志愿证书。
- 2024年9月:PR获批,全程花费约7万新币(含中介、生活、税费)。
八、下一步行动清单
- 立即在新加坡人力部官网计算EP资格分数(SAT工具)。
- 准备近6个月银行流水及公司雇佣合同,确保月薪≥门槛。
- 预约新加坡注册局(ACRA)核名,若走创业路径需提前注册公司。
- 加入新加坡中国商会或行业协会,提前积累本地推荐人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