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身份到底难不难拿?其实,只要弄清政策脉络,把材料准备到位,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通道。下文用“一问一答”的方式拆解常见困惑,并给出可落地的操作步骤。
一、先问自己:我适合哪一类计划?
官方把“移民”拆成四大主流通道,每类对年龄、学历、资产、行业的要求差异极大。
-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(QMAS):打分制,面向全球高端人才,无需雇主。
-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(A *** TP):必须有香港雇主 offer,先工作后转身份。
- 投资移民(CIES):目前暂停,但市场已有重启风声,可提前布局。
- 受养人/家庭团聚:配偶、未成年子女、父母可依附主申请人。
二、QMAS 如何打分?多少分才稳?
官方总分 245 分,80 分即可递交,但 2023 年实际获批者平均 110 分以上。
- 年龄:18–39 岁拿 30 分封顶。
- 学历:博士 40 分,硕士 20 分,本科 10 分。
- 工作经验:不少于 10 年且 5 年高管经验可拿 40 分。
- 语文能力:中英文俱佳加 20 分。
- 家庭背景:配偶本科以上加 5 分,每名未成年子女加 5 分。
小技巧:如果行业属于香港“人才清单”里的 51 项专业,直接加 30 分,几乎锁定面试名额。
三、A *** TP 的雇主 offer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?
香港公司需证明在本地招不到合适人选,才能引入内地专才。
- 职位需与申请人学历或工作经验高度匹配。
- 薪酬不低于市场水平,通常以 *** 公布的“同行业薪酬中位数”为基准。
- 公司需提交本地 *** 广告截图、面试记录,证明已尽力。
常见误区:以为拿到 offer 就万事大吉。实际上,入境处会抽查公司运营文件,空壳公司会被拒。
四、投资移民重启在即,资产证明怎么准备?
虽然 2015 年关停,但 2023 年《施政报告》已释放重启信号,门槛预计上调至3000 万港元。
资产范围:
- 全球股票、债券、基金、存款皆可计入。
- 房产只能计算扣除按揭后的净值。
- 加密货币、NFT 暂不被认可。
实操步骤:
- 提前半年把资金集中到可开具银行对账单的账户。
- 做一份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报告,中英文双语。
- 若资产在父母名下,需同步准备赠与公证。
五、受养人签证最容易踩的坑
很多主申请人获批后,才想起把配偶、孩子加进来,结果因材料疏漏耽误半年。
提前准备清单:
- 结婚证书双认证(外交部 + 港使馆)。
- 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双认证。
- 主申请人住址证明:租房合同或水电单。
- 经济担保:主申请人近 6 个月银行流水,余额覆盖在港生活成本。
注意:受养人签证与主申请人绑定有效期,主申一旦断签,全家身份同步失效。
六、续签与永居:七年长跑如何不翻车?
无论通过哪条通道,都要经历“2+3+3”或“2+2+3”的续签模式,累计满 7 年才能换永居。
续签核心考核:
- 在港通常居住:每年离港不超过 180 天。
- 对香港贡献:纳税、强积金、雇佣本地员工都算。
- 无犯罪记录:哪怕交通罚单也要申报。
常见翻车场景:
- 长期被外派内地,入境处认定“心不在港”。
- 工资走海外账户,香港税单为零。
- 公司地址是秘书公司,实际无人办公。
七、DIY 还是找中介?
问自己三个问题:
- 能否精准解读打分表并找到 30 分加分项?
- 能否用英文撰写赴港计划书,逻辑自洽?
- 能否随时应对补件 *** ,在 7 天内交齐材料?
如果答案都是“能”,DIY 可省 5–10 万港元;若有一项犹豫,建议找持牌移民顾问,避免被拒后留下不良记录。
八、时间线:从递交到获批到底多久?
官方公布平均 6–9 个月,但 2023 年 QMAS 出现“优才高峰期”,部分案件拖到 12 个月。
加速技巧:
- 避开 3–5 月递交高峰,选择 9–11 月,审理速度提升 30%。
- 材料一次 *** 齐,减少补件往返。
- 主动提交行业推荐信,由香港立法会议员或商会盖章。
九、获批后之一件事:办身份证还是租房子?
正确顺序:
- 入境激活签证,30 天内预约办理香港居民身份证。
- 拿到身份证后,立即开银行账户,方便后续续签时做流水。
- 租房合同至少签一年,地址要与身份证一致,方便收 *** 信件。
提示:若暂时不打算常住,可租“可收发信件的服务式公寓”,既满足居住记录,又节省成本。
十、写在最后的提醒
政策窗口期随时可能调整,2024 年 QMAS 可能新增“行业配额”,热门行业竞争将加剧。建议:
- 提前半年准备学历、工作证明双认证。
- 关注香港入境处官网每月配额公告。
- 保留所有税单、雇佣合同原件,七年后续签永居一次过。
把复杂流程拆成可执行的小任务,香港身份就不再遥不可及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