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,多个区域相继被划为封控区、管控区和防范区,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,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最新疫情通报,分析扩散趋势,并提供科学防疫建议。
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,近期本市出现多起京外输入确诊病例,引发局部聚集性疫情,自3月1日起,朝阳区、海淀区、丰台区等多个区相继报告新增病例,目前已波及10个区。
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3月2日发布第13号公告,决定将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潘家园市场、海淀区上地街道中关村软件园、丰台区玉泉营街道成寿寺社区等区域划为封控区,将朝阳区常营乡京荣里社区、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中关村软件园、丰台区方庄街道方庄社区等区域划为管控区,将朝阳区三里屯街道、海淀区五道口地区、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区域划为防范区。
病例分布呈现以下特点:
-
多点散发,隐匿性强:与2月下旬的疫情相比,本轮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、点位隐匿的特点,给流调溯源带来挑战,目前已发现的病例中,有在工作场所感染的,也有在家庭、餐馆、超市等场所感染的,说明病毒传播途径已经突破了特定场景限制。
-
涉及场所广泛:本次疫情涉及的场所包括批发市场、写字楼、社区、餐馆、超市等,提示公众在各类公共场所都要做好个人防护。
-
代际传播链条已基本形成: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已有多起家庭聚集性感染和同事聚集性感染案例,提示社区传播风险不容忽视。
-
病毒毒力较低,但传染性强:根据基因测序结果,本轮疫情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、传染性强的特点,但致病力较弱。
专家分析:
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3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,病毒变异和传播仍存在不确定性,我国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严峻,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的压力依然很大,她提醒公众,要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,包括科学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。
防控措施升级:
为应对疫情扩散,北京市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:
-
加强重点区域管控:对封控区、管控区实行严格管理,落实足不出户、足不出院、错时取物等要求。
-
强化社会面防控:防范区实行非必要不出区,严格限制前往高风险地区。
-
开展多轮核酸检测:在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分别开展多轮核酸检测,做到应检尽检、不落一人。
-
加强重点场所管理:暂停开放棋牌室、KTV、剧本杀、麻将室、影院、游泳馆、健身房、网吧(含网约)等室内场所,暂停各类展会、庙会、文艺演出、展销促销等活动。
-
强化交通管控:公交、地铁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采取限流措施,部分地铁站采取甩站运行。
专家建议:
针对当前疫情形势,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:
-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:在公共场所、人员密集场所要科学佩戴口罩,不因"小环境"放松要求。
-
保持社交距离:在公共场所自觉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,避免人群聚集。
-
注意手卫生:保持手部卫生,不乱摸眼、鼻、口。
-
增强健康意识:保持规律作息,均衡饮食,适度锻炼,增强抵抗力。
-
配合防控措施:主动配合测温、验码、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,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。
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广大市民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、复杂性、艰巨性,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,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,落实"动态清零"总方针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(注:本文信息截至3月4日,具体防控措施请以北京市最新通报为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