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,通报最新疫情形势,强调要以快制快阻断病毒传播链条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,截至4月28日24时,北京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、病毒感染者1198例,其中确诊病例812例,无症状感染者386例,4月27日0时至24时,北京新增17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3例无症状感染者,新增数量再创新高。
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,分析研判当前疫情形势,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,会议强调,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压力持续加大,必须以快制快阻断病毒传播链条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北京疫情数据更新
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,4月28日0时至24时,北京新增17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3例无症状感染者,新增数量再创新高,从区域分布看,东城区52例,西城区49例,朝阳区31例,海淀区22例,丰台区11例,石景山区5例,门头沟区2例,房山区2例,通州区2例,顺义区1例,昌平区1例,大兴区1例,怀柔区1例,延庆区1例。
从年龄结构看,年轻人口感染比例明显上升,30-59岁人群占比达到68.3%,从基因测序结果看,本次疫情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、穿透力强等特点。
北京疫情风险等级调整
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流调和核酸检测结果,对本市风险区域进行了动态调整,截至目前,北京市有高风险地区34个,中风险地区43个,东城区、西城区、朝阳区、海淀区成为风险等级最高的四个区。
风险等级最高的东城区有5个高风险地区,分别为东城区东华门街道、景山街道、交道口街道、北新桥街道和朝阳门街道的部分区域,西城区有4个高风险地区,主要集中在西城区新街口街道、天桥街道和什刹海街道。
北京疫情防控措施升级
为应对疫情反弹,北京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,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:
-
加强社会面管控:北京市公安局发布通知,严禁公共场所随意进出,倡导市民就地过节,非必要不出京。
-
扩大核酸检测范围:朝阳区、海淀区等重点区域每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00万管,实现应检尽检、愿检尽检。
-
强化重点场所管理:全市暂停棋牌室、KTV、影院、网吧、台球厅、剧本杀、麻将室、地下空间经营单位等场所营业。
-
升级流调溯源机制:组建12支流调队伍,24小时不间断开展流调工作,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有风险人员。
-
加强集中隔离点管理:对全市集中隔离点进行全面排查和升级,确保隔离人员“应隔尽隔、应隔快隔”。
北京疫情发展趋势分析
从近期数据看,北京疫情呈现以下特点:
-
传播速度快:单日新增病例数在短时间内从百例级迅速攀升至百八十例,显示病毒传播力强。
-
隐匿性强:多数病例为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,早期症状不明显,增加了发现和管控难度。
-
聚集性特征明显:多个病例来自同一单位、同一社区或同一活动轨迹,提示存在多个传播链。
-
年轻化趋势:30-59岁人群成为主要感染群体,防控难度加大,需特别关注这一人群的防护意识。
北京市民防疫指南
面对疫情反弹,北京市民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专家建议:
-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尤其是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。
-
保持社交距离,避免聚集,减少非必要人员流动。
-
勤洗手、常通风,做好个人卫生。
-
配合做好各项防疫措施,包括扫码、测温、核酸检测等。
-
出现症状及时就医,不要自行购药服用。
-
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,不传谣、不信谣。
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,全市上下同心协力,众志成城,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,专家提醒,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警惕,每个人都应履行好个人责任,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。
让我们继续关注疫情最新动态,做好个人防护,共克时艰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