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通报,近期我国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、局部暴发的态势,其中福建省作为疫情高发地区之一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,截至6月15日,福建省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例,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也呈倍数增长,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。
福建疫情最新通报:新增病例破百,活动轨迹涉及多地区
据福建省卫健委6月15日通报,6月14日0-24时,福建省新增确诊病例12例,其中本土病例10例(泉州市8例,莆田市2例)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,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例(泉州市18例,莆田市5例),自6月2日以来,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已超过100例,波及泉州、莆田、福州、厦门等多个地市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疫情中,病例活动轨迹复杂,涉及多个行业和场所,包括餐饮、物流、建筑工地等,且存在跨区域传播风险,据福建省疾控中心分析,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,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,防控难度较大。
疫情特点分析:病毒变异株引发防控挑战
从病毒毒力来看,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明显低于原始毒株,但其传播速度快、传染性强,容易造成隐匿传播,这使得传统的接触者追踪和隔离措施面临更大挑战,由于病毒载量低,部分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增加了发现和管控的难度。
从传播途径来看,此次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传播,且存在气溶胶传播和环境物表传播的风险,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,如农贸市场、公共交通、办公场所等,传播风险更高,随着气温升高,人们户外活动增多,但空调使用频率增加,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隐患。
福建疫情防控措施升级:多部门联动,全方位阻断传播链
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,福建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:
-
强化流调溯源:组建专业流调队伍,24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追踪,阻断传播链。
-
区域核酸检测:对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核酸检测,做到应检尽检、不漏一人。
-
交通管控:对中高风险地区实施交通管制,限制人员流动,严防疫情扩散。
-
场所码查验:要求所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"场所码"查验,做到逢进必扫、逢阳必报。
-
健康监测:倡导公众非必要不离榕,确需出行需报备,鼓励有症状者及时就医。
个人防护建议:科学防疫,切断传播途径
在当前疫情形势下,个人防护依然至关重要,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,建议公众:
-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尤其是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。
-
保持社交距离,避免聚集,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。
-
注意手卫生,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,保持手部清洁。
-
增强免疫力,合理膳食、适度运动、保证睡眠,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-
配合防疫措施,主动接种疫苗,配合测温、扫码、核酸检测等防疫要求。
疫情防控,人人有责:共筑免疫屏障
面对疫情,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,只有众志成城、群防群控,才能早日战胜疫情,福建省作为全国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之一,其防控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国疫情防控大局,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配合各项防疫措施,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。
我们也应保持积极心态,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在全国各方面的支援下,福建省一定能够控制住疫情,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让我们携手同心,共克时艰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!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,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做起,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贡献自己的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