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导读:
截至昨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03例,其中本土病例89例,涉及12个省市,这一数据再次提醒我们,疫情防控工作绝不能松懈。
昨日晚间,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疫情数据: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03例,其中本土病例89例,境外输入病例14例,全国共有高风险地区15个,中风险地区118个,这一组数字背后,是无数个日夜坚守的防疫工作者,是积极配合的普通民众,更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的现实。
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
从地域分布来看,新增的89例本土病例涉及12个省市,其中广东、山东、江苏三省的病例数占到总量的近一半,广东省新增28例,山东省新增21例,江苏省新增19例,这三省暴发的疫情已经引发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,多支核酸检测队连夜赶赴当地开展筛查工作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新增病例呈现出明显的多点散发、局部暴发的特点,这与前期疫情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的情况有所不同,防控形势更加复杂,专家分析认为,这可能与人口流动加大、聚集性活动增多等因素有关。
疫情防控关键数据解读
根据最新数据,全国现有确诊病例1289例,其中重症病例17例,重症比例保持在较低水平,从区域分布看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四个直辖市的疫情形势相对平稳,新增病例数较少。
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有序推进,截至昨日,全国疫苗接种剂次超180亿,已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过9亿,这些数据表明,我国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专家: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存在
针对当前疫情形势,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"全球疫情仍在大范围传播,我国'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'的压力依然存在。"他建议,广大群众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坚持科学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注意个人卫生。
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也提醒:"近期国内多地报告的本土病例感染的都是变异病毒,传播力更强,防控难度更大,广大群众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,非必要不出行,确需出行要提前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报备。"
各地防控措施再升级
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,各地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升级,北京市宣布暂停开放公共场所,天津市启动区域核酸检测,广州市实行分级分类防控,这些措施虽然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,但都是必要的防控手段。
专家建议,广大群众要充分理解和支持这些防控措施,自觉遵守防疫规定,在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扫码、测温、限流等措施,减少聚集性活动,降低传播风险。
科研进展:疫苗研发取得新突破
在疫情防控方面,我国科研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。中国科学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已完成5支新冠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,其中4支已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,这些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针对变异病毒的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。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出德尔塔变异株,并正在开展针对性疫苗研发工作,这些科研成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
在当前疫情形势下,公众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专家建议:
-
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:勤洗手、科学佩戴口罩、注意咳嗽礼仪。
-
减少不必要的出行:非必要不出行,确需出行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,全程做好防护。
-
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:主动配合测温、扫码、限流等措施,不扎堆、不聚集。
-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规律作息,增强免疫力。
-
关注官方发布信息:不传谣、不信谣,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,让我们继续发扬团结协作、众志成城的精神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。
(注:本文数据截至昨日,具体数据请以各地官方发布为准)